更多

    給孩子一秒停留的時間

    上星期在連鎖快餐店內看見一個情景,想和大家分享。當天大約是中午,一位約5 歲女孩由媽媽和外公在用餐,女孩大概是放學了,樣子明顯有點累。媽媽和外公則非常雀躍,喋喋不休地傾談桌上食物的質素,同時追問女孩上學的情況。女孩一直只給點頭或擰頭的反應,更甚是不給反應。
    到了中段時間,女孩突開口說:「口渴」;媽媽未待女兒再開口說話,便立刻問:「給你買橙汁好嗎?」未幾,外公接著說:「是否要橙汁,我現在去買吧。」一支箭便去了,媽媽滿面欣慰,好像感謝外公的幫忙。另一邊廂的女孩,一直未有反應。外公買了橙汁回來了,趕快遞給女孩說:「來,口渴快喝吧。」媽媽在旁說「快試看,好喝嗎?」、「你有沒有多謝外公,要先多謝啊。」外公:「好喝嗎?…不用客氣,好喝就好了。」二人繼續自圓其說。
    至於女孩,一句對答也沒有,只是飲手上的飲品。不消一分鐘,媽媽將笑容慢慢收起,訓話要開始了。坐在隔鄰的我也感到媽媽的怒氣,她訓導女孩為何沒有禮貌、沒有回應、沒有感恩的心等;其後長篇幅的理論和教導也不用多說了,一場本是悠閒的相處時間,變成一堂道德課。
    快人一步,真的理想達到?
    看到這裏,你有什麼感覺呢?如果你是女孩,你認為在這個事件裡,有回應的時間嗎?在這個繁忙的都市裡,我們慣性以快慢來評分,正所謂「快人一步,理想達到」,每天爭分奪秒的工作規律,無疑會影響教育孩子的節奏。
    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們會耐心等候,等候寶寶第一次向你笑,第一次自己拿著奶樽完成一瓶奶,等候他牙牙學語,第一次叫爸媽。一切對家長來說都歷歷在目,家長不知道孩子何時可踏出人生的第一步,但仍每天帶著盼望、帶著鼓勵帶著耐性地默默等待。到孩子願意踏出時,伸手去迎接,那幅慈愛的面孔令世界充滿美好。然而,當孩子慢慢長大後,家長對孩子各方面的要求日漸提高,同時讓孩子停留的耐性都退減了。
    停留不代表停頓,一秒的停留和容許寧靜(Dead Air)的家長,可令孩子有思考的空間,認真思考過後才有真心的回應;好比在旁不斷地說話、不斷地教育較為理想。下一次當你認為自己欠缺耐性時,不妨回想自己伸手去迎接他第一步的慈愛模樣吧。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