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應香港革新教育家長同盟邀請,於網上討論了一小時的「科技與教育」議題。當日遺漏了一塊重要區域,就是科技與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關係,剛好緊接連有兩個採訪與此有關,今期將採訪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
要認請學習人士的需求,需先理解他們。按香港教育局的「認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教學指引 」,特殊兒童分為聽覺或視覺受損、身體弱能、弱智、自閉症、溝通或讀寫困難、資優等。由於他們有特殊需要,或是日常照顧,或是學習進度和方法不一,因此將他們歸類為特殊需要,當中有再按類別及級別,部分仍留在一般學校,也有部分就讀有專人協助的學校。
今次採訪的是有專業人士協助的特殊學校,分別為香港耀能協會賽馬會田綺玲學校,以及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兩個採訪由兩間科技機構提供支援,前者獲贈VR設備及體驗活動,後者則是舉辦立體圖畫創作活動日。以下為大家講解科技帶給特殊需要兒童的助益。
VR 及 360 拓展視野
香港耀能協會賽馬會田綺玲學校所舉辦的是 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虛擬實境( VR )及 360 工作坊。對特殊需要學生而言,很多一般學生能體驗的活動,如前往海洋公園、參觀消防局等,也不一定能隨時前往, VR 及 360 拍攝就能讓他們拉近體驗。她舉例指出有輪椅學生一直希望成為消防員,過往連上消防車參觀也沒有辦法,現在藉由360能滿足他心願,並讓他明白世界正不斷進步,可建立正面健康的成長心態。
還有機動遊戲是一般青少年能接觸的玩樂設施,但特殊需要學生的肢體問題,導致不能參與,現在藉由科技裡的 360 及 VR ,學生就可以有接觸機會,對他們的自信及全面發展均有所益。她補充科技對特殊需要的學童,近年有更多顯著成果,以讀寫學習為例,有很多筆順、拼字的 Apps ,均能有助學生穩固重覆練習,令學習效能提升。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殘奧金牌梁育榮分享
香港硬地滾球殘奧金牌代表梁育榮是當日分享嘉賓,他直言由於身體殘障,過往很多活動也未能參與,例如登山及游泳。早前與女友登山,他就差一點未能登頂,女友帶著360拍攝,讓他能身歷其境。此外,他也有運用科技提升硬地滾球能力,運用360舉高後就能看到滾球變化軌跡,他更年也愛上航拍,能讓他看得更廣更遠。
另一邊廂,立體創作近年備受學界重視,身邊甚至有家長表示,已注意到學生們掌握立體能力比平面還要高,只是傳統視覺藝術教育側重平面創作。早前微軟義工隊( VCare )前往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跳出慣例與學生一起用 Paint 3D 創作。
立體畫提升解難力
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中學副校長黃麗芳表示要培養特殊需要學生的能力,最佳的方法是把他們當作一般學生看待。畢竟很多特殊需要學生在智能力上根本沒有問題,甚至是資優,只要通過適當的學習,與一般人無異,而視藝創作可以協助訓練解難能力。她舉例指出如繪畫著重平衡感,當他們繪畫時,就要細心考慮構圖上是否能達成此效果,若不能就要找出解決方法,是其中一種常見訓練解難能力的方法。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用 Minecraft 助學習建構
資訊科技統籌主任李佩茜進一步補充,在技術及學習能力層面上,部分學生具備考核 DSE (香港中學文憑試)的程度,只是他們或需要較長時間完成 SBA (校本評核)作品,遺憾的是仍未有此空間。她指出日常學生在學校製作習作時,若沒有時間限制,學生們能製作出令她驚訝的作品,去年學生們就運用 Minecraft 製作學校地圖,今年學生們甚至主動提出製作加強版。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