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概念近年在香港興起,CarShare 可算是本地的先頭部隊,2013 年在港引入私家車出租共享概念。創辦人楊永康指出,初期要解決不少法例問題才有現在的平台,一方面滿足駕駛者的新鮮感,亦可幫車主補貼養車成本。
在楊永康創業時,共享汽車的概念確是很新鮮,不過無阻他的熱誠。因為他在 2011 年於英國倫敦攻讀碩士時,發現住所附近有一間租車公司,可按小時租用,有些車輛更低至每小時 6 英鎊。他認為此模式非常方便,需要時才租用,毋須自己擁有,而且所費無幾。回港後未見有類似的生意,機會就在眼前。
然後,他先在老牌風險投資機構 Inter-Asia 當分析員,學習分析每宗創業投資的交易,了解如何經營創業公司,以及獲投資者垂青的竅門。一年後,當他決定創業建立 CarShare 平台,更大膽地把概念搬到浩觀創業擂台,跟一眾創業者較量,勝出比賽,當下可謂注下強心針。
行車記錄儀解決難題
贏得掌聲容易,落實執行難。要提供共享汽車服務,先要解決保險問題。「香港的汽車保險是跟車主定價,若汽車出租,保險便會失效。但保險公司當時不太接受此類租車概念。」
幸好有些保險公司,有意試行按駕駛者的開車習慣釐定汽車保險收費,卻找不到試點。CarShare 真正的機會來了,先夥拍大陸廠商生產連接汽車電腦 OBD(On-Board Diagnostic)的行車記錄儀,有了這工具便是好的開始。
「保險公司願意跟我們商討,制訂日租汽車的保險條款。經過半年磋商,最終落實現有方案,每日收取百多元全保服務,每輛出租汽車需要裝上行車記錄儀,上傳駕駛者的數據。」他透露,很快有另一間保險公司加入其大陸市場。這亦代表共享汽車概念獲市場認同。
CarShare 原意讓車主租出汽車,區內用戶可隨時租用。希望做到全港各區均有車可租。 |
車主租客齊受惠
事實上,透過 CarShare 平台,車主與租客均受惠,前者可出租私家車,租金、租期自訂。租戶則可透過地點、租用時間、車款和價錢等選擇適合的汽車,租金每日可低至 200 多元,租期可短至一日甚至數小時。租戶確定後,經平台購買保險便可自行跟車主商討交收。
服務於 2013 年推出至今,已有超過 20,000 登記會員,2,000 輛登記汽車,每月處理百多張訂單。
楊永康指出,無論車主或租戶,都有不同需要。不少平日閒置的私家車,不如出租變成另一生財工具,當作補貼維護汽車的成本。「有車主因此每月賺數千元,有些定價策略得宜,配合租戶需要,更可賺過萬港元。」
社群漸更多嘗試
解決法例問題,開張經營讓更多人知道這業務,就要花點心思在網上宣傳。他試過以用戶身分在網上討論區介紹服務,初時回應不太正面,甚至遭人揶揄,但也有個別用戶查詢詳情。首幾位客戶就是經這渠道得來。其後又到大型屋苑派發傳單,配合社交網絡,車主和用戶的社群便建立起來。」
社群漸大,有足夠規模作多方面嘗試,如早前跟比亞迪合作,引入電動車租用服務。「電動車跟共享汽車有同一環保理念,又可讓更多人試用新技術,車廠更期望藉出租收集本地用戶對電動車的意見。結果發現,不少駕駛者難以掌握電池用量,這些數據有助改善產品質素。」
雖然如此,但現在還未達到楊永康預期的目標。「希望做到全港各區都有車可隨時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