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甚麼?通過有系統的觀察或實驗,提出假設,進而驗證事物的知識體系。科學主要分為四大領域:自然科 學、社會科學、應用科學和形式科學;談到這裡大家應該會想起,觀察自然、探索宇宙、科技用品等均涉及科學範疇,相信父母只要找到孩子有興趣的項目,與他們進一步探索將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小學缺乏器材及師資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中心總監黃金耀博士說:「一直以來,科學對孩子都有吸引力,原因是孩子普遍對事物均有很高的好奇心。目前小學課程雖然有教授科學知識,但多半是認知層面,原因之一是小學多半沒有直接教授的學科,如物理、生物、化學等,亦因此較少有設置實驗室,一般只要待中學才有機會做實驗。」
他續說:「另一方面,小學多半沒有專科所屬的師資,亦因此小學老師往往缺乏理科培訓,因此教授科學知識時半多隨教科書指示,令學習缺乏彈性和較為單向。缺乏上述設備和師資兩項元素,小學的課堂往往單是依靠文字和影片講解,對孩子來說,少了動手做的樂趣,吸引力自然大減。」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中心總監黃金耀博士,致力推動及培育香港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
多認知,少恐懼
現今的孩子,很多時都會說害怕,在《解開孩子的心靈密碼》一書中,就有說明不同年齡層會害怕的事物,如7至12個月的嬰孩害怕陌生人、2歲怕離開父母、3歲怕黑等。面對害怕,孩子大多會隨著年齡增長,因經驗累積而有所改變。學習科學的方式,也與之十分相似,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理解日常生活的物品,如大自然的昆蟲,甚至是近期的食物安全問題如鉛水等。只要讓孩子多一點瞭解,就可減少陌生感和恐懼,提升解難能力。
學習科學,從身邊開始
那麼日常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的方式。黃博士說:「最好的方法是於日常生活中啟發,如提醒他們注意大自然的變化。當氣候及天氣改變,會如何影響花草樹木的成長?原因又是甚麼呢?又或是電器如何運作、汽車為何能行駛等。這些都可以—和孩子討論,很多時男孩子會想主動瞭解更多,並因此有拆解物品的行徑。我鼓勵家長不妨把舊玩具及電器給予孩子拆解作研究。」
明天會為大家講解,如何在家做科學實驗。
觀察自然變化是科學的基本,多鼓勵孩子研究自然現象,正是其中一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