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去公園看見一個大約兩歲多的男孩子,在一個開放式的噴水廣場觀察,久未有進去玩。噴水的水柱噴出來的時候很高,足有一位成人的高度。當水柱灑下來的時候,如果在附近行走定會全身濕透。然而,水柱也有小休的時間,足以讓孩子從廣場一邊走到另一邊而不會被弄濕的。
水對孩子本來是樂透的媒介,而此設計也大大增加了樂趣和剌激性。以兩歲多的男孩子,大多比較衝動和沒有危險意識。亦因此,大部份小孩看到這類好玩的玩意,自然會不顧一切衝進去玩;但這位男孩卻安靜地在旁觀察年紀較大小朋友的動作和水柱噴水的規律,令我刮目雙看。
挑戰自己的過程
男孩觀看了大約十分鐘,再嘗試向前踏進了一兩步短的距離,成功後再挑戰由一邊跑到另一方邊不被弄濕。他成功後非常興奮,與媽媽大笑拍掌。過程中我觀察男孩的媽媽沒有過早阻止或鼓勵他的行為,只是一直陪伴在側,讓男孩進行仔細的觀察、評估、嘗試、檢示和調整等,最後達至成功。
上述的是一個自我認知過程。男孩子擁有對自己能力程度的認知,他了解到自己未必可一次挑戰成功,所以先從旁觀察,再想下一步行動。學者 Albert Bandura 指出「自我系統是一個認知結構,包括知覺、評估和調節行為;自我系統讓我們能觀察和象徵化我們的行為,以及在記憶的基礎下評估過去有被增強,或沒被增強的行為與未來結果的預期。靠著使用反射的思考,他們能夠操作環境和產生行為的結果。」
兩歲已有自我系統
在教養的過程中,這是一個家長們可幫助孩子培養的能力。一個懂得自我了解、自我評估、自我回饋和自我調節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就不需要太擔心他的行為,只需要從旁陪伴,有需要時提出指引便可。從上述的例子中也可見,當我們給予孩子安全網,讓孩子自由地決定他的行為,會大大增加他的自信和對自我系統的操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