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國熱錢流走,本港創業公司愈來愈難尋找風險資金融資。數碼港投資者網絡策劃小組主席冼漢迪認為,單靠本港資金始終有限,可以考慮開放中國資金來港投資創業公司,填補外國熱錢。而同時創業公司在這艱難時期,應要面對現實接受削減估值。
即使融資環境轉趨惡劣,數碼港投資者網絡去年新增 20 間投資機構,累計有 170 間加入,主要是私募基金、天使投資者、創投公司、家族投資辦公室。香港本土投資機構佔大多數,其他來自中國大灣區、東南亞和亞太地區。數碼港投資者網絡成立 6 年,為旗下培育的創業公司促成投資 20 億 4,200 萬港元,其中去年僅新增 3 億港元。
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CMF)累計投資 27 個項目,以 1:9 投資安排吸引外來投資,合計投資 17 億 6,400 萬港元。其中去年新增兩項投資,分別是生物科技公司 Gense Technologies 和物流公司 alfred24 。
冼漢迪指出,香港創業公司現時面對的融資環境從未如此艱難,捱過疫情的企業大多已五勞七傷,加上地緣政治風險日增,高息環境加速熱錢流走。創業公司在這些經濟環境經營,業務都呈萎縮,難再維持昔日的高估值,投資者大多要求降價入手。冼漢迪認為,創業公司應該接受減估值。「削減估值在目前的環境實屬正常,若不能獲得新資金繼續經營,應根據實際需要作出妥協。」
冼漢迪認為,在資金退去之時,應該由政府用公帑出手,例如去年《施政報告》的「產學研 1+ 計畫」和今年的「新型工業加速計畫」,政府投入資金才能維持市場活力。
同時亦是中國天津市政協的冼漢迪還建議,開放中國資金來港投資創業公司。「本地資金始終有限,提倡讓中國資金過河來香港。有不少大陸風險投資者對投資香港創業公司感興趣,然而礙於中國的外匯管制未能直接投資。」
但被問到實際操作,冼漢迪稱,應交由金融和經濟專家探討,強調這僅屬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