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Google Cloud

    網絡安全│黑客鎖定高權限帳戶 利用勒索軟件即服務避開偵測

    用戶在網絡應用及服務中的權限愈高,代表可以接觸的範圍愈廣,可獲得的機密資訊愈多,因此成為黑客的頭號目標!Google Cloud Security 發布 2025 年上半年《Threat Horizons》報告,揭示黑客新興的攻擊手法,提醒企業在制定雲端安全策略時要優先考數據外洩和身分保護。

    Google Cloud 生成影片模型 Veo 在 Vertex AI 限量測試 搶飲 OpenAI Sora 頭啖湯

    生成式 AI 新戰場轉向影片,Google 早前發表的模型 Veo 今月在 Google Cloud Vertex AI 平台上供私人預覽試用。有指 OpenAI 更強勁功能的影片生成模型 Sora 快將公開可用,令 Google 在今月給外界有限度測試。實際上,亞馬遜在上星期的 AWS re:Invent 大會發表 Nova 模型,包括生成影片的 Reel。

    企業引入 AI 成功關鍵 Google Cloud 建議考慮 3 項:增長、效率和未來

    企業採用生成式 AI,已證明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生產力。企業紛紛引入技術,卻未必得到預期成效。Google Cloud 全球人工智能業務董事總經理 Caroline Yap 指出,這次企業的AI熱潮源自由上而下推動,成功的關鍵在於改變內部文化。

    Google Cloud 內部用 GenAI 生成 Proposal 撰寫時間減半倍增中標機會

    Google Cloud 團隊近期內部用 Gemini 開發 RFP Accelerator 和 PitchGen程式,協助快速生成計畫書和演示簡報,去競投客戶項目。既可以減少撰寫計畫書時間近一半,也因為可按對象生成相關的內容,令中標機會增加 50%。正好示範由員工推動創新,給團隊加強生產力。

    Google Cloud 任命中國微盟 COO 尹世明當大中華區總裁

    Google Cloud 大中華區總裁經過 7 年後換人,原來出任職位的李孔源已離開 Google,由來自中國的微盟營運總監尹世明接替,管理中國、香港和台灣區的公共雲業務。在微盟之前,尹世明也曾在百度擔任雲端相關部門的主管。

    保誠引入 Google Cloud MedLM 分析醫療報告索償效率倍增

    大型語言模型配上行業數據訓練更切合商業用途,Google Cloud 的大型言言模型加入醫療知識微調推出專為醫療保健行業所用的 MedLM。除了診所和醫院用來建 AI 方案,最新有保險公司保誠採用 MedLM,為醫療保險客戶分析醫療報告。從概念驗證階段可見,MedLM 自動化分析醫保索償審核,效率提升一倍,亦提高賠償決策的準確度。

    Klook 用生成式 AI 開發新功能 輕易整理 900 萬真實用戶評價

    本地獨角獸創業公司 Klook 用生成式 AI 加快開發新功能,包括整理超過 900 萬用戶的評價、比較旅遊體驗產品,還加強原有的自動翻譯、個人化產品推介等,藉此推動旅遊業務發展。這批新功能背後用上 Google Cloud 的 Gemini 1.5 Pro 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疑用 Google TPU 訓練 不用 NVIDIA GPU 為慳成本?

    蘋果公司的 Apple Intelligence 幾日前在 iOS 18.1 Beta 發放,與此同時公開更多技術細節。根據蘋果公司的論文披露,背後的人工智能模型由 Google Cloud 上的 TPU 訓練,而非目前市場主流的 NVIDIA GPU。

    Google Cloud 第 6 代 TPU 快 4.7 倍 超級電腦架構訓練 AI 模型

    Google Cloud 最近發表多項硬件加速訓練 AI,包括第 6 代 TPU Trillium。Goolge Cloud 運算及機械學習基建業務副總裁暨總經理 Mark Lohmeyer 稱,AI 基建正在朝著軟硬件整合方向發展,建 AI Hypercomputer 超級電腦架構,加速訓練和推理成效。

    Mandiant:黑客入侵停留時間創新低 勒索軟件促成快手取贖金

    企業或政府受到網絡攻擊,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成為社會事件。Google Cloud 旗下的威脅情報公司 Mandiant 發表《M-Trends 2024》報告,發現 2023 年的全球網絡攻擊停留時間中位數跌至 10 日,創下這項研究報告逾十年以來的新低。

    最新文章

    【場料】3:7、2:8 大敗 「芒亨」砌機潮 Intel 跌落神壇慘變骨

    由於今次近期 RTX 50 顯示卡求過於供,再加上不少代理都需要店舖食骨,令到目前新卡大多都要食砌機出貨。幸好今次遇著合作打怪遊戲《Monster Hunter》新作,由於遊戲「大咬」令不少舊機都未能承受,使得不少要砌新機的玩家「搭直通車」毋須捱炒價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