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Check Point

    《個人網絡安全》先懷疑後相信 以零信任概念審視網絡安全

    網上購物越發普及,愈來愈多商戶利用二維碼和社交媒體連結引導消費者前往其網上商店。這種便捷的購物方式不僅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幫助商戶更好地推廣產品。然而,不法之徒亦開始利用類似的手段,仿冒品牌、誘騙消費者,從而引發一系列例如釣魚攻擊(Phishing)等網絡安全問題。在瞬息萬變的數碼世界中,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必需提高警覺,時刻保持警惕。

    Check Point 香港推 IGS 預付模式 企業用網絡安全服務扣點數

    購買點數,用多少扣多少的消費方式大多用於消費產品,為增加使用服務的靈活性,網絡安全平台供應商 Check Point 推出的網絡安全諮詢服務 Check Point Infinity Global Services(IGS)突破傳統,設點數消費模式,有關服務亦擴展至香港市場,企業可按照其業務增長策略和預算需求制定服務計畫。

    《個人網絡安全》智能手機防護措施大公開

    今天的智能手機已能夠取代大部分個人電腦的功能,其便利程度使我們使用手機的時間往往較個人電腦更長。我們不僅利用手機處理工作、網上理財、娛樂,還能遠程控制家中設備。然而,跟企業級網絡安全系統相比,個人手機的安全防護相對薄弱,特別是應用程式帳號被盜,釣魚詐騙等的事件屢見不鮮。因此,我們絕對不可小覷在日常使用手機時所面臨的潛在網絡安全隱患。

    《個人網絡安全》揭開網購熱潮下的網絡陷阱 消費者該如何自保?

    大型購物節慶不僅是消費者的購物高峰期,還成為網絡犯罪分子獵取個人資料的良機。根據 Check Point Research 的報告,在剛過去的 Amazon Prime Day 來臨前,黑客頻繁註冊與「 Amazon Prime 」相關的新互聯網域名,當中有高達 88% 被識別為惡意或可疑網站。

    《個人網絡安全》勒索攻擊肆虐 保障資訊安全至關重要

    無論是個人生活或處理工作,我們在數碼世界儲存敏感資料已經習以為常。但極具嚴重威脅性的勒索軟件攻擊亦不能無法忽視,因其深遠的影響可以同時波及個人用戶及企業。

    Joker 笑裡藏刀 蟬聯香港區最猖獗惡意軟件

    全球有眾多惡意軟件橫行,當中對香港影響最大的仍是 Joker,繼六月後再次蟬聯香港最猖獗惡意軟件榜首,影響接近 7.8% 本地機構。至於在全肆虐的 FakeUpdates,於香港的惡勢力漸見壯大,7月影響 3.29% 本地機構,成為第四大香港最猖獗的惡意軟件。無論是企業或個人用戶,務必對惡意軟件攻擊做好防範。

    「全港中學生網絡安全領袖計劃」 提升學生對網絡上潛在安全風險意識和使用素養 及早培養興趣為投身專才鋪路

    由 AI 驅動、雲端交付的領先網絡安全平台供應商 Check Point 與香港及國際電訊營辦商及全方位 ICT 方案供應商 HGC 環電抱著這願景,夥拍多個合作夥伴推出香港個首「全港中學生網絡安全領袖計劃」,以校外課程方式及全面的課程架構培育香港網絡安全人才,同時提升相關的安全意識及水平。計劃現正接受學校申請。

    HGC 環電 Secured Broadband 商業安全寬頻整合 Check Point 網絡安全方案全面保護中小企

    網絡攻擊嚴重影響企業,波及範圍不分企業規模,中小企也成為黑客目標。 HGC 環電為中小企而設的 Secured Broadband 服務方案,在 HGC 環電的 1000Mbps 高速及穩定可靠的寬頻之上,高度整合 Check Point 以雲端為基礎的 SASE 方案,配以 HGC 環電網絡安全技術監測及管理,讓中小企以入門級月費獲得頂級而全面的網絡保護及支援服務。

    Check Point 預告發表 AI Guard 透視企業所用生成式 AI 加強保護數據

    生成式AI愈來愈普及,企業員工用各類AI工具陪伴工作,但同時造成網絡和數據安全風險。Check Point今年稍後將會推出AI Guard服務,在現有的Quantum和Harmony方案上伸延,列出網絡內正在使用的AI模型,所涉及的應用程式和數據,加強保護企業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警報】勒索軟件急增 黑客用生成式 AI 發動攻擊

    Check Point 發表《 2024 年網絡安全報告 》,回顧去年網絡安全情況。報告表明,網絡安全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網絡攻擊的性質和規模。勒索軟件攻擊事件的公開勒索受害人數增加九成。同時見到黑客論壇有討論使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開發惡意攻擊。

    最新文章

    企業引入 AI 成功關鍵 Google Cloud 建議考慮 3 項:增長、效率和未來

    企業採用生成式 AI,已證明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生產力。企業紛紛引入技術,卻未必得到預期成效。Google Cloud 全球人工智能業務董事總經理 Caroline Yap 指出,這次企業的AI熱潮源自由上而下推動,成功的關鍵在於改變內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