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施政報告》有多項涉及創新科技的政策,其中提及開放數據,探討中國大陸數據流通至香港,共同推動大灣區智能城市。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解說相關政策,認為若有中國的數據,加上香港及外國的數據,香港有條件成為全球最先進的數據中心。
《施政報告》提出探討中國數據流通至香港。中國今年 9 月 1 日實施《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更嚴格規定用戶數據無法離境。孫東表示,正在與中國網訊辦磋商,香港屬中國境內,有一定條件地讓部分中國數據輸出到香港,優先考慮教育、科技、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數據,包括金融及交通等。
他又稱,香港的大學在中國設有分校,數據有效流通有利兩地的科研發展。正在考慮制定相關措施,使中國的數據能在香港妥善儲存和使用。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是重要發展領域,香港有條件成為全球最先進的數據中心之一,如果有本地的數據、中國部分數據,再結合海外數據,日後發展智能城市和數碼經濟,有助推動貿易、交通和物流。
《施政報告》另一重點措施推動再工業化,以及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吸引外國企業來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孫東表示,目標在未來 5 年吸引至少 100 間國際創科企業駐港,包括至少 20 間龍頭創科企業。他列出 4 項要求:
- 希望企業有較高技術含量,在個別領域領先國際
- 為香港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 改善香港就業
- 利用香港所長服務中國需要
他又說,再工業化推動香港製造業,過去製造業只佔 GDP 的 1% 。世界其他經濟體系,如中國深圳、新加坡等,製造業佔 GDP 超過 25% ,某程度上這比例是發展創科的指標,因此要引進龍頭企業。他又以比亞迪為例,為深圳產生幾千億產業價值,而新加坡也有類似產業。目標 10 年後製造業佔本地 GDP 由 1% 增至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