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STEM 另一角度 融合學生內外能力(下)

    kaWing
    kaWing
    從事科技教育報導逾十年,見證香港電子學習及STEM的興起和轉變。

    善用科技工具 切入融合教育

    STEM 讓學生能提升多元能力已是十分明確,但為何 STEM 與 SEN 相關?鄭弼亮指出 STEM 的工具能讓學生突破很多思考空間,這一點較少人注意。其實科技工具與生活關係十分密切,以智能電話而言,如感光、高度、距離等均可測量,適當運用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以香港為例,早前就有 ADHD 學生製作讀寫障礙 App ,而外國也有學生運用智能電話經由視力檢測,找出糖尿病變的問題。科技工具的強大,有助創意的實現。亦因此,熟悉最新的科技工具,對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另一個例子是學界較熟悉的機械人比賽,裡面有很多機械臂設計和鏡頭運用等,均可令 SEN 學生的學習配套也會變得較多元化。

    融合學生與社會

    有比賽用經歷融合學生的內在,但也有比賽融合學生的外在,讓學生關懷社會各人之餘,同時發展所有人的潛力。胡博士於科大舉辦了水底機械人比賽,設計十分有意義。首先對學生而言,十分有吸引力,全因比賽有別於傳統,離開陸地、提倡女性參加、強調不需具備任何科技智能,甚至也不用有科技知識的老師帶領。此外,他們也主張真正公平和平等,因此比賽明確邀請主流學校、有特殊教育需要( SEN )、肢體殘障以及少數族裔學生共同參加。

    [row][double_paragraph]

    除了比賽外, 也有科創未來.傷健共融等活動及比賽,藉此令學生掌握傷健共融的社區。
    除了比賽外, 也有科創未來.傷健共融等活動及比賽,藉此令學生掌握傷健共融的社區。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若少數族裔的非華語學生也列入 SEN ,你認為合適嗎?
    若少數族裔的非華語學生也列入 SEN ,你認為合適嗎?

    [/double_paragraph] [/row]

    比賽主要分為兩部分,首部分是各學校會各自製作機械人,並進行校際比賽;第二部分則是三間學校合作,運用機械人完成指定任務。不過,胡博士坦言要點並非比賽方式,而是比賽設計於無形中令融合發生。他指出水底機械人的比賽特色是盡量不設指引,而傳統教育方法是要控制學生在學習時,每一位是否依每條規劃的路走至終點。所以這比賽的設計理念是只有指定的結果,就可讓無數的可能性發生,當中毋需要評鑑每個步驟。因此比賽當中會設計多項任務,但當中難度不在於科技技術,而是單靠一人必然無法達成,因此變相會讓學生必然有產生融合關係。

    學習尊重而非一言堂

    胡博士指出舉辦水底機械人比賽後帶來很多難忘的回憶,記得第一年比賽後,有一位大學生由於經過和 SEN 學生相處。比賽後,他有一天在地鐵中,突發想到要像盲人一樣在地鐵內活動。學生回來後分享,一切以為理所當然的事,原來並非如此,能看到的世界與不能看到的需求並不一樣,他最大的改變是有了同理心。還有些學生,日常在學校不太懂得與人合作,現在學會尊重各人均有特色及所長。

    事實上,類似的事實也不停在比賽中上演。還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是由於 SEN 學生會在每一隊中,若學生選擇「不合作」,根本不可能成功。合作期間,也必然會產生衝突和磨擦,但學會尊重,不要一言堂,正是比賽的真正理念之一,也是生活中必需學習的事實。

    [row][double_paragraph]

    SEN 類別很多,當中包括肢障,他們也可參與水底機械人比賽。
    SEN 類別很多,當中包括肢障,他們也可參與水底機械人比賽。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胡博士指出能讓眾多參與者共聚一堂,大原則是小設規則,讓他們自行發揮,設備也要盡量精簡,例如鏍絲發展至今年,只會選用一種。
    胡博士指出能讓眾多參與者共聚一堂,大原則是小設規則,讓他們自行發揮,設備也要盡量精簡,例如鏍絲發展至今年,只會選用一種。

    [/double_paragraph] [/row]

    科學精神解決社會問題

    面對 SEN 學生,很多人都心存疑問,更多情況下是不知所措,胡博士又如何解決此問題?他指出整個比賽期間,以工作人員計,只有他和收表格的同事會知道學生的真實身份,至於協助活動的大學生,會參與一個簡單的教育課程。方式是與一間 NGO 合作,舉辦一個 MINI FUN DAY 並於事前舉辦講座,所有學生因此有真正的接觸體驗機會。當舉行水底機械人比賽時,大學生就已經有與各類型學生相處的經驗,例如部份學生或需要改變語氣溝通、 ADHD 學生避免高糖份的糖果等。

    整個採訪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只是限於篇幅未能將細節一一盡錄。簡單而言,胡博士就是運用科學精神、態度和方法去拆解社會問題並舉辦比賽。比賽背後更具深層的意義,是協助參賽者和參與的大學,能經歷人生會和不同人合作的體驗,當中沒有高低之分,只是種類不同所長也不同,能真正學會溝通,才是融合的真正意義。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