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在電影、劇集及卡通中出現的忍者角色會用隱身之術來逃避敵人的追捕,在現實世界中真的有這樣的忍術嗎?當然忍者隱身的忍術是運用較誇張的手法吸引觀眾欣賞,實際上是他們利用與附近環境相似色彩的布料或身服,以「保護色」的方式來令自己似是融入於環境中而不易被發現,這可說是仿生學的應用之一。
變色蜥蝪就是懂得變色之術的忍者,牠天生就有變色能力,善於隨環境而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來隱藏自己,既可以令捕捉者見不到牠,又可方便自己捕捉昆蟲。變色蜥蝪能夠變色是靠調節皮膚表面的納米晶體,通過改變光的折射而變色的。
大自然中變色之術
變色蜥蝪變色本領,在工業生產及產品設計上得到很多的啟發。例如感光變色顏料、感溫變色顏料、光敏化學變色纖維、感溫變色纖維等,當出現溫度變化,便能快速改變顏色。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在變色蜥蝪的啟示下,科學家成功研製光敏變色纖維,它對光線十分敏感,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會變換不同的顏色。如果利用光敏變色纖維製造軍裝,軍人有如懂得忍術,不用偽裝就能夠隱蔽。若果用作一般的衣飾上,在不同顏色的燈光照射下,衣服更會自動變換色彩,十分新奇有趣。
變色杯學習逆向思維
感溫變色材料是一種隨著溫度上升或下降而反覆改變顏色的微膠囊,微膠囊內包含了對溫度敏感的無色色素與色素結合而顯色的「顯色劑」,屬於「酸類」,而阻止色素和顯色劑結合的消色劑,屬於「醇類」。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變色杯就是利用遮蓋原有圖案的方式,令遮蓋圖層消失來顯示原圖,運用逆向思維的設計。除了變色杯外,也有玩具會變色。坊間上有玩具車遇冷變色,它就是應用了感溫變色材料,遇冷會顯示另一款顏色,在室溫或加熱的環境下會還原,感溫變色材料能夠因應不同的特定溫習來進行顯色和消色。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自家製作感溫變色小玩意
感溫變色粉或油漆能夠在樹脂膠或其他材料融合,簡單利用感溫變色粉加上白膠漿,然後不停攪至顏色平均分佈,「變色膠」就完成了。把變色膠塗在玩具或物件上,就能夠造出感溫變色的效果,大家只要利用 STEM 多思考就能有所有發現。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