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於剛推行 STEM 時,不少學校指出其指引較空泛。迦密愛禮信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是其中之一,她表示 STEM 原意雖佳,但文件內容不太具體,她認為 STEM 目的既是讓學生提升解難及整合能力,發展共通能力,回應社會需要。
校際交流切磋
目標簡單明確,只是對於很多從事教育多年的專任老師而言,要實行 STEM 的真正方法幾乎毫無頭緒。多年來從事教師培訓的她,認為教育界若能放下競賽的心態,作更多切磋能有更快的進步。亦因此,她曾帶領師生到友校迦密中學了解製作機械人的心得,讓兩校學生互相交流,從而獲得推動力去實踐。事實上,有賴教育界之間的互相交流,透過其他學校的經驗分享,按各校所需取長補短,確實大大避免重蹈覆轍的時間。
從下而上推廣
學校之間聯繫外,何玉芬博士表示對外也參與很多計劃。其中一個是 Girls Go Tech ( GGT ),當時正處於 STEM 推動初期, STEM 資源尤其匱乏。她指出縱使坊間有許多機構提供相關的服務也好,但良莠不齊,也有很多如放煙花那樣,只能提供興趣班或成為課外活動,沒有可持續性之餘,還要爭資源。由於最了解自己學生的始終都是老師自身,若將活動完全交予機構舉辦及執行,未必能照顧個別學生的需要。
至於 GGT 提供的服務有兩項優點,一是有各行業專業人員有聯繫,也提供相關知識與老師交流,並藉此聯繫科技企業的業界翹楚作參觀。此外,參與計劃後,有學生提升了品格及自信心,也有助加強學生們的生涯規劃,與未來的工作連結。
多元 STEM 活動啟發學生
除了學生實踐之外,老師從旁協助亦相當重要,何玉芬博士表示全校皆 STEM 分為幾個層面,由全級學生、校隊及精英團隊組成,並由任教物理、化學、生物、資訊與通信科技、數學、綜合科學及木工科的幾位老師負責商議和統籌,行政上於每週的共同空堂作討論,務求令 STEM 活動更流暢。
提到有效 STEM 推廣的方式, STEM 及電子學習聯絡小組召集人黃偉強教務主任指出,當初銳意推行 STEM 時,剛好學校能參與兩項推動 STEM 的計劃,女生參與 GGT ,男生則參與 Bittrol City 智能城市交通系統計劃,亦因此可同時顧及所有學生。
課程環境相配合
至於落實全校皆 STEM ,首要將校本課程整合,配合老師的專業展及協作,初中課程運用 micro:bit 及工程的元素,讓學生製作出微型籃球架或足球遊戲,中二課程以運動學及力學,加入 STEM 元素製作出最快的火箭車。至於進一步有興趣者可參與校隊,共分為五大範疇,包括物聯網與編程、科研、數學、機械人及創客,讓學生在有與趣的項目上投入更多,學生們能於選科前及早開始生涯規劃。
除了課程是屬於「軟件」類別配合之外,何玉芬博士認為 STEM 要達到可持續發展,還需要「硬件」支援,因此有設立 STEM 基地,為學生們提供充足的空間作研發及保存作品等用途,將木工室旁的金工室改建成 STEM Space ,加上兩間課室有相通的設計,創客於木工室製造作品後,能即時進行編程等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