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既有味道口感也更環保,已在市場有一定支持者。不過,大多植物肉以牛、雞居多,而且只適合西式烹調方法,中菜市場相信是新藍海大有發展空間。在歐洲回流香港的梁毓強和吳卓軒,發現未有專用於中式煮法的植物豬肉產品,於是創立好食科技,利用自行研發的專利技術——植物基肥膏 AROMAX ,製成植物豬肉食品,食材既供應餐廳,也推出自家品牌點心「植廚 Plant Sifu 」攻消費者市場,雙管齊下推廣新豬肉。
在外地留學多年的梁毓強和吳卓軒發現在香港的餐廳裡,幾乎沒有素食或代替肉的選擇。吳卓軒說,歐、美國家的餐廳平均起碼有五分之一屬素食,證明香港大有市場機會。中菜又以豬肉入饌為主,煮法大多用蒸、燉、煮的高水份方式,又或是煎和炒,但外國的植物肉產品大多已經定型和調味,並不適合中式烹調方法。梁毓強解釋,若用這些植物肉來製作點心或蒸煮,大多無法鞏固形狀,甚至散掉。所以,他希望為市場提供適合中菜的植物豬肉食材。
博士研究轉化商用專利
梁毓強在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及化學工程博士,其研究項目正是將風味鎖住在固體媒介。 2020 年創辦好食科技,把研究成果轉化成商品,成為專利的植物基肥膏 AROMAX 。他指出, AROMAX 用低溫乳化、高溫凝固及高速破壁等技術,把蒟蒻、椰子油等食材重塑豬肉脂肪的香味和質感,鎖住肉汁和油香。研發 AROMAX 技術以半肥瘦梅頭為目標,經過高溫蒸焗,呈現軟彈半透明狀外型,與豬肉脂肪無異。
有了仿脂肪的 AROMAX,下一步就是研發植物豬肉。他以傳統肉類的健康代替品做目標,因此植物豬肉用大豆製成,配上蔬菜和酵母調味,製成品不含味精、色素和防腐劑,卡路里和脂肪含量亦較低。為了調配至接近豬肉,最先是用小籠包做試驗。「 豬肉混合湯汁令模仿口感的技術挑戰更大,曾為此做出過百籠小籠包,反覆試驗技術。」
為了科學地證實「 好豬肉 」與豬肉相近,甚至用上數據支持。梁毓強指出,數據包括色澤、香味和咬合力,均佐證好食科技的植物豬肉餡料可媲美真豬肉。
從 B2B 走向消費者
成功做出「 好豬肉 」,下一步便是推出市場的策略,選定走 B2B 路線。負責營運和銷售的吳卓軒表示,商業市場的空間更大,而且公司只要集中做好食材便可。
好食科技租用飲食集團在大埔工業邨廠房的生產線,以代工形式製造肉丸、肉餅、漢堡和碎豬肉等,主要供應給餐廳、便利店。其中, 7-Eleven 在 2021 年 9 月推出的素食食品便是採用該公司的食材;高級中菜餐廳卅二公館亦用「好豬肉 」製作小籠包。
雖然兩人回流創辦好食科技時,正值 2020 年初的疫情早期,從開發產品、生產和 B2B 銷售還算順利,直至 2022 年初疫情大爆發,食肆生意淡薄,甚至停業,迫使該公司考慮新出路。吳卓軒稱,決定跟隨市場趨勢,推出消費者品牌「植廚 Plant Sifu 」。
現時已有五款餃子和燒賣在 HKTVmall 及其他素食零售店販賣。他表示,零售產品同樣講求無添加味精、色素和防腐劑等化學材料,花了不少精力研究所選用的材料,還原餃子和燒賣的風味。
種子輪融資千二萬港元
該公司在去年 3 月獲 1,200 萬港元的種子輪融資,由中國的戈壁合夥人主導。吳卓軒稱,這筆資金除了發展消費者產品,還用於開拓中國市場,包括尋找生產線增加產量,以及開發新產品。「中國市場競爭大,用多元化產品拓展市場,在原有的點心之上新增包類食品,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如發展市場順利,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啟動 Pre-A 輪融資。」
好食科技亦繼續用新產品拓展 B2B 市場,最近與大快活採用素肉片產品推出新菜式,以及上海姥姥的「姥姥素造」新菜式。而長遠目標是拓展全球中菜餐廳市場。吳卓軒表示,中式食品不只在華人地區,在外國亦佔一定席位,加上歐、美地區流行食素,兩者結合將有更大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