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I 生成遊戲畫面與控制器動作 微軟發表首款世界與人類動作模型 MUSE

    Mickey Chan
    Mickey Chan
    愛模擬飛行、希望終有一日回到單車上的宅,眼鏡娘控。座右銘: 1.膽固醇跟美味是成正比的; 2.所有人都可以騙,但絕對不能騙自己; 3.賣掉的貨才是錢,不賣的收藏品不值一文; 4.踩單車,是為了吃更多美食! 5.正義的話語,不一定出自正義之人的口;

    生成式 AI 正在遊戲業界迅速發展,繼 NVIDIA ACE 的數碼人物生成 NPC 內容之後,今日微軟亦發表他們的遊戲 AI 模型 Muse,這是首款世界與人類動作模型 (WHAM),該生成式 AI 模型能夠同時生成遊戲畫面和控制器動作。

    這個模型是由微軟研究院遊戲智能與可教導 AI 體驗 (Tai X) 團隊與 Microsoft Studio 旗下 Ninja Theory 工作室合作開發,以 Ninja Theory 的遊戲《Bleeding Edge》數據為基礎進行訓練,能夠根據畫面和玩家的操作來生成遊戲環境。這模型了解 3D 世界和遊戲物理規則,並可以根據玩家與遊戲之間的互動來作出反應。目前 Muse 能夠以 300×180 的低解像度和每秒 10 幀速度生成遊戲畫面。

    目前 Muse 能夠以 300x180 的低解像度和每秒 10 幀速度生成遊戲畫面。
    目前 Muse 能夠以 300×180 的低解像度和每秒 10 幀速度生成遊戲畫面。

    開發 Muse 的目的是要支援遊戲開發者創造一致且多樣的遊戲玩法,微軟強調這並非用來取代遊戲開發人員。Ninja Theory 方面強調開發 MUSE 的目的要讓開發遊戲變得更容易,從而讓人類開發者可以更專注於創作更好玩的內容,並開發出以前他們難以開發的遊戲玩法。

    提供 10 幀真實遊戲畫面和 9 秒遊戲操作來訓練 100 萬次後,可以生成角色能清晰可辨、具備基本動作和物理、不會隨時間退化,遊戲角色動作和遊戲互動正確的遊戲畫面。

    除此之外,微軟認為運用 AI 模型將來還有可能用來將舊遊戲移植到新一代遊戲主機上,並且對遊戲進行優化,有助保存舊遊戲。

    有關 Muse 的研究成果將在今日出版的《自然》雜誌發表,並將在不久在 Copilot Labs 上推出一些簡短的互動式 AI 遊戲體驗供玩家試玩。微軟也計劃盡快向 Xbox 玩家和創作者發布 AI 工具和實驗。

    ZCOPE 最新影片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