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一落千丈的 Intel,已宣布啟動 1.5 萬人的裁員計畫,誰不知連回歸近四年的行政總裁 Pat Gelsinger 也無法自救,惟有以退休之名離開 Intel,他甚至退董事會。但目前 Intel 並未找到新人選,只指派財務總監 David Zinsner 及另一管理層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為臨時聯合 CEO;而董事會獨立主席 Frank Yeary 將在過渡期間擔任臨時執行主席。曾叱吒風雲的 Intel 仍能走下去嗎?
Intel 成立 56 年,在近 30 年一直是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美好風光。然而,隨著創新技術快速變化,新技術發展受阻,Intel 穩如泰山的地位也在被侵蝕,遇上前所未有的挑戰。於是在 2021 召回 2009 年離職的首席科技總監(CTO) Gelsinger 出任 CEO,以圖搶回一點氣勢。他上任後即啟動英特爾 IDM2.0 計畫,包括投資約 200 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造兩座新廠房,以及推出 Intel 代工服務(為美國和歐洲代工產能的主要供應商)等等。
經過四年發展,計畫仍未成功,於 11 月發表的最新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虧損 166.4 億美元,原因歸咎於成本削減計畫,季內有 28 億美元用於重組開支,以及 159 億美元的減值損失。收入只有 132 億美元,按年減少 6%。面對這樣的業務表現,加上連原本從美國政府身上獲得的《晶片法案》巨額資助也被削減。據說,當局原先傳出對 Intel 提供資助額有 85 億美元,最終只批出 78.65 億美元資金。
挽救公司的措施未見成效,收入不似預期,面對種種困境,Gelsinger 被退休似乎是意料中事,只是時間問題。外界也沒想到如此急速,在未有人選下就請 Gelsinger 退休。新任 CEO 要在短時間內把 Intel 走回正軌也非易事,不少分析師都認為新 CEO 要面對削減開支的同時能在技術上追回對手,手上要有神仙棒。
畢竟,開源節流 Gelsinger 已在做,今年 8 月拋出了裁員 15% 及暫停派發股息的計畫,還有削減研發和資本支出的重要投資,就連定於 2025 年完工的俄亥俄州晶片廠現在被推遲至 2030 年前完工。一方面減開支,一方面又要以技術追上對手,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怎樣做得?
Intel 要加快找到資金,賣掉業務是其中一個選擇。Gelsinger 在今年6月已賣走一間控制愛爾蘭晶片廠的合資公司股份賣給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價值 110 億美元;又在 8 月全數沽出 ARM 股份,集資 1.47 億美元。接下來或者輪到可編程晶片業務 Alt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