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 Play Store 下載應用,會根據什麼準則呢 ? 會根據媒體的介紹還是看看相關應用的評分?近年不少應用開商為了讓產品能婁子排行較高的位置,都不惜透過市場服務公司幫手請人為應用灌水評分,甚至會以惡意留言來抹黑競爭對手。這個情況不單在中國很普遍,甚至在外國亦出現類似情況。日前,Google 表示利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在 Play Store 刪去數百萬個不良評論及評分,同時將數千個有問題的應用程式下架。


Google 表示,單是依賴一班專業的評論員與分析師團隊努力和人工智能的幫助,也不足以打擊 Play Store 「買評分」行為,很多時更需要使用者的協助,所以呼籲使用者在 Play Store 遇到問題評論時,可嘗試透過「Spam」功能,標記懷疑有問題評論及評分,這樣才能締造一個更健康的環境。
資料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