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的十年河西:從《美國隊長 4》看 MCU 的挑戰與未來

梁偉峯博士 Dr. Joseph Leung
梁偉峯博士 Dr. Joseph Leung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行業超過 30 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 3450 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email : mail@joseph.hk

漫威電影宇宙(MCU)曾經是全球影視市場的票房神話,從 2008 年的《鐵甲奇俠》開始,用超過 10 年的時間打造出一個龐大的超級英雄宇宙;然而, 隨著「無限傳奇」(Infinity Saga)在 2019 年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落下帷幕,漫威進入了「多元宇宙傳奇」(Multiverse Saga)的新篇章,但觀眾對其作品的熱情卻快速減弱。以早前上映的《美國隊長 4:無畏新世界》為例,這部電影不僅承載著接連 MCU 故事線的重任,也成為了漫威電影宇宙進入瓶頸期的象徵。


漫威在「無限傳奇」時期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成功模式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作為這一階段的巔峰之作,不僅全球票房突破 27 億美元,也成為影史經典之一;然而,「無限傳奇」結束後,核心角色如「鐵甲奇俠」和「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退出,漫威進入了「第四階段」,試圖以新角色和多元宇宙概念接續故事。可是,這一階段的作品評價參差不齊, 包括《永恆族》、《黑寡婦》和《雷神索爾 4》等,部分內容更是在 Disney+平台播放,觀眾要追看就而要電視、電影兩邊兼顧,致令其未能達到前幾階段的高度。觀眾對於超級英雄類型電影的熱情也逐漸減弱,「漫威疲勞」(Marvel Fatigue)成為一個日益明顯的現象。

「漫威傳奇」變「漫威疲勞」?

《美國隊長 4:無畏新世界》面臨的一大挑戰,是角色承接問題。山姆·威爾森(獵鷹)在 Disney+ 影集《獵鷹與冬兵》中接過了美國隊長的盾牌,但部分影迷對他是否能承載這一經典角色仍存疑慮。相比於史蒂夫·羅傑斯這位深入人心的原版美國隊長,山姆作為新任隊長需要更多時間來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和角色魅力。如何讓觀眾接受這一轉變,是該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該片試圖融合漫畫中的經典元素,例如引入「超能鋼」(Adamantium)這一重要資源,並將故事與其他作品(如《永恆族》)相連,以擴展及延續 MCU 的世界觀。而該片傳出在內部試映中的反應不佳,需要補拍更令電影上畫前讓外界對該片是否能成功產生疑問。此外,《美國隊長 4》還肩負著鋪墊下一階段的《復仇者聯盟》重組的重要任務,但如何平衡單部電影的完整性與整體宇宙的連貫性,也是觀眾關心和期待答案的部分。

幸好,《美國隊長 4:無畏新世界》上畫後,全球票房表現不差,上畫首 4 日的票房就達到 1 億美元,成為了開畫首周末的票房冠軍。整個映期,票房更高達 4.13 億美元,當中美國佔 1.99 億,而海外則達 2.14 億美元,共計 4.13 億美元。然而,《荷里活報道》指,本片票房需要達到 4.25 億才能達到收支平衡。可見觀眾多集中於開畫首段時間入場,後勁則不及以往的漫威電影。

電影、電視雙線發展自製競爭

近年來,漫威多部電影票房表現不如預期,例如《永恆族》、《黑豹2》和《Marvel 隊長 2》都未能達到預期票房目標,甚至出現虧損風險。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美國隊長 4》需要吸引更多觀眾回到影院,但隨著串流平台(包括 Disney+)興起, 以及其他競爭對手(如 DC 宇宙)的崛起, 影院票房壓力倍增。如何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是漫威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內容疲勞與創意瓶頸是漫威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去十多年來的大量作品導致觀眾逐漸感到疲憊。此外,多數作品陷入公式化敘事,缺乏創新性,使得觀眾對其期待降低。「第四階段」雖然引入了多元宇宙概念,但過於複雜且分散,使故事主線難以聚焦。政治正確與選角爭議,也是影響口碑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漫威和不少荷里活電影一樣,強調多元化和政治正確, 例如角色性別、種族改編等;不過部分影迷認為這種做法過於刻意,反而削弱了角色本身的吸引力,例如《永恆族》因角色設定爭議導致口碑兩極化。

競爭加劇與市場變化進一步加劇了漫威的困境。隨著 DC 宇宙(DCU)的重啟以及其他IP電影宇宙(如《阿凡達》、《星球大戰》等)的崛起, 漫威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同時,串流平台帶來的新觀看模式,也分散了觀眾對院線電影的注意力。

面對逆境,漫威如何突破困境?「軟重啟策略」可能是漫威重新崛起的重要手段, 《復仇者聯盟:秘密戰爭》和重啟版《X 戰警》被視為關鍵轉折點, 有望重新整合故事線,同時吸引新一代觀眾,並喚醒老影迷對經典角色和劇情的懷念。此外, 專注高質量內容是挽回品牌信心的重要策略。減少作品數量、提升製作水準,可以幫助漫威重新建立口碑。

過去幾年大量推出影集和電影雖然擴展了漫威宇宙,但也稀釋了品質。如果能專注於少數幾部高質量作品, 有助於重新贏得觀眾信任。至於多元化嘗試則可以幫助漫威突破現有框架,例如更具深度的人物刻畫或非傳統英雄題材可能會吸引不同類型的觀眾。同時可以考慮推出更多小規模、實驗性的作品 (如《What if …?》系列), 以測試市場反應並尋求創意革新。

重塑核心角色也是未來的一大關鍵。隨著《鐵甲奇俠》和《美國隊長》等核心角色退出舞台,漫威需要找到新的領軍人物, 例如讓《蜘蛛俠》、《奇異博士》或《X 戰警》成為新的主角線。此外,引入更具魅力的新反派也有助於提升故事張力。


結論 – 從「十年河東」步入「十年河西」

總括而言,《美國隊長 4:無畏新世界》既是 MCU 面臨挑戰的重要轉折點, 也象徵著其進入瓶頸期後如何尋求突破。從「十年河東」到如今似乎步入「十年河西」,漫威需要在創意、質量和市場策略上進行全面革新。如果能成功平衡商業需求與創意革新,我們或許仍有機會看到 MCU 再次崛起於全球影壇之巔。但若未能及時調整方向,其昔日輝煌可能真的會逐漸成為歷史。

ZCOPE 最新影片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