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城市規劃要有風道

    岑 智明
    岑 智明
    畢業於香港大學,獲理學士,主修物理。1986 年加入香港天文台為科學主任,2011 年晉升香港天文台台長,2020 年退休。岑先生開發了全球第一套激光雷達風切變預警系統,克服了在無雨環境下探測風切變這個長久的世界性問題,獲得本地獎項及國際嘉許。岑先生於 2010-2018 年擔任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是首位亞洲人獲選出任這個高層位置。

    上期談到,尖沙咀的中心地帶會受密集的高樓大廈屏蔽,空氣不流通令氣溫較周圍高出許多。在全球變暖持續加劇的情況下,類似的城市熱島效應將會有增無減。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為城市降溫?

    就這個題目,我請教了幾位建築及城市規劃專家,其中一位是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吳恩融教授,他的主要研究範圍,包括城市氣候及可持續城市設計。吳教授指出城市通風問題早在 1980 年代發展將軍澳新市鎮時已受政府重視。

    當時香港天文台為該區進行了氣象研究,特別是空氣流動的研究,城市規劃顧問基於該研究結果為將軍澳設計出兩條主風道和兩條副風道,令天然風可以在將軍澳一帶流通(圖一)。今天的將軍澳確實可以看見這些風道,尤其在將軍澳運動場至香港單車館公園一帶的一條主風道(圖二)。

    風道究竟有幾重要?我自己就有過親身經驗。話說在今年書展期間,我在 7 月 24 日從灣仔走往會展,為了避開人群,我沒有走有蓋的行人天橋,而是走旁邊的露天行人天橋,再通過灣仔政府大樓和瑞安中心之間的小徑(圖三)。當時雖然只是上午 11 時左右,但附近溫度已有 34℃,烈日當空,固然很快就「大汗揼細汗」,但當經過上述小徑時,突然清風迎面吹來,酷熱的感覺頓時舒緩了很多,相信是較為清涼的海風從會展君悅酒店旁邊的風道而來(圖三及圖四),吹來的風除了可能較涼之外,也有助揮發汗水,改善熱舒適度。

    空氣流通評估

    2003 年 SARS 疫症後,為處理當時社會對「屏風樓」可能因阻礙空氣流動而令病毒積聚的關注,規劃署於 2006 年開始推行「空氣流通評估系統」,並且將相關的指引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讓規劃師更好地設計城市風道,例如考慮街道佈局(圖五)、將建築物後移(圖六)、減少平台上蓋面積、增加休憩用地及建築物透風度等措施。政府對於大型公共項目,要求負責部門必須進行空氣流通評估,通過規劃來優化城市通風環境。

    近年,有不少建築物的設計把透風度考慮在內,例如政府總部的「門常開」設計(圖七),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正是要令中環及金鐘一帶的空氣流動不受屏蔽。另一個示範是位於銅鑼灣的希慎廣場(圖八),私人發展商亦積極響應政府的指引,為樓宇設計進行空氣流通評估,在幾個不同樓層放置了多個大面積的城市綠窗,一方面作為通風開口,同時營造出空中花園的效果。

    回顧歷史,天文台於 1980 年代在將軍澳進行的氣象研究可算是政府近年所推行的空氣流通評估系統的先驅。雖然此系統所帶來的效果需要長時間累積,但不失是應對城市熱島效應和氣候變化的一個必要措施。

    本篇原文刊載於《PC Market 電腦廣場》 1504 期,2022 年 10 月 15 日 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