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過熱失控起火的事件,在國內屢見不鮮,外國也有不少個案。根據中國央視於 2024 年初公佈的調查數據,每日平均有 7-8 宗電動車起火爆炸的事件,最近有電動車意外起火,導致三位女大學生喪生的意外,更引起國內的廣泛關注。近日中國工信部頒令,嚴格要求電動車電池,不能出現起火及爆炸等問題,分析認為新規定或有助遏止劣質品充斥的亂象,但也代表一些較小型電池製造商及電動車品牌將被淘汰。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及汽車動力電池的生產國,但中國製的鋰電池產品,經常出現電池起火及爆炸問題,在全球都引起關注,中國工信部為針對近年電動車起火事故頻傳的情況,日前頒令要求 2026 年 7 月 1 日起,生產商要對電池產品安全有嚴格的監管,所生產的電池產品不能出現起火爆炸的問題,違者會被追究相關責任。
據悉,目前有規定電動車及動力電池產品一直要求「電池產品在出現錯誤,車輛需要在起火、爆炸前 5 分鐘發出警告,讓乘客有逃生的機會」,但事實上從網絡上看到不少電動車起火事故,車輛從出現熱失控、起火到爆炸,整個過程都不到一分鐘時間,加上很多電動車都採用電動門鎖,而非傳統機械門鎖,遇事時車門可能被鎖死,令乘客難以逃生…
現在新規定將改為「不起火、不爆炸、氣體不會危害乘客」,並要求生產商引入更嚴格的熱擴散測試方案,除了現有的外部加熱和針刺測試,需加入一項內部加熱測試,另外,新標準還對當前主流的超快充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耐久性要求,明確規定對於 15 分鐘內能將電池電量從 20%充至 80% 的單體電池,需經過 300 次快速充電循環後進行外部短路測試,同樣達到「不起火、不爆炸」的標準。
就有關規定,國內的評論認為或有助遏止劣質電池產品充斥的亂象,但也代表一些較小型電池廠商及電動車品牌將被淘汰。不過儘管條文寫得相當嚴格,但最終在監管及執行上是否到位,又是另一回事。
消息來源 :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