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數據空間」或「數據可信空間」是中國第二十屆三中全會的一項重要決策,目的透過「可信數據空間」促進數據的合規性及高效流通使用,支持建立全國統一數據市場。國家數據局因而編制《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當中提及到 2028 年,中國將建立 100 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形成數據空間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成為數據廣泛互聯的網絡,以提升數據開發、開放及流通使用水平,帶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對於營運商所建立的可信數據空間,國家數據局提供指引:
(一)可信管控能力:需對空間內主體身分、數據、產品服務等認證,可對數據流通及利用有全面的管控能力,可實追蹤。
(二)資源交換能力:不同數據來源、產品和服務可在可信數據空間內統一發布、查詢、跨主體互認,實現現跨空間的身分互認、資源共享和服務共用。
(三)價值共創能力:支援多主體在有條件下共同參與數據開發利用,推動數據資源轉化為產品或服務,並保障參與各方的合法權益。
基於以上三大特點,國家數據局鼓勵國有企業和龍頭企業建立跟企業、行業、城市、個人和跨境等五大類的可信數據空間,為中小企業、產業鏈、城市建設、保護個人數據及支援自由貿易上加速各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