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店在近期成為了 IoT 的最佳示範作,Amazon、阿里巴巴等都開拓不少無人便利店網絡,利用手機支付完成交易,香港也曾出現過無人店 Popup Store。以人工智能取代店員的無人店,主要是可減省店員,但在日本,售賣機的普及也可以提供大部分無人店的功能,例如銷售飲品或小食,無大誘因開發無人店,但無人店可以提供比較彈性的銷售。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無人店只是解決到前線銷售人員部分的短缺時間,大部分時間,仍需要店員補貨、清潔等服務,又或者減省部分人手。日本 LAWSON 作為便利店龍頭,今年4月也開始無人店等營運測試,最新的是在火車店月台產成立小型無人店,以取代小賣部。在 CEATEC 展覽上,LAWSON 也開設了 Popup Store 同時有一系列提升使用者經驗的IoT示範。
LAWSON 的無人店,實際上仍有店員運作,只是店員數目可以減少,又或者不用兼顧收銀工作,以解決凌晨1-4時最缺人的夜班工作人手,而部分交易仍是要人手處理,例始熱食或銷售煙酒,由於日本法例規定售賣煙酒需要店員確認購買者是否年滿20歳,故也需要叫出店員協助,但除此之外,店員可以處理其他事務。
不過,LAWSON 使用的無人店測試,需要使用 LAWSON 的流動應用程式,在 CEATEC 展場 Popup Store 上,試用者也是要使用LAWSON App 才可進入無人店,LAWSON App 內其實有一個 LAWSON Pay 功能,用戶需要先輸入個人資料開通,換句話說就是顧客進入無人店後,LAWSON 已掌握了顧客資料,顧客用手機App 內照Barcode功能,紀錄要購買的產品價錢,購買完成在出閘位置結算,同時扣除 LAWSON Pay 金額。與期說 LAWSON 無人店是節省人手,更大目的是推動自家的手機支付系統才是最大商機。
當然,日本人的商業頭腦相當高,LAWSON Pay 在日常應用上,可以按用戶輸入的資料和購買習慣,提供食物營養和建議餐單,而App內也會提供很多不同的電子消費劵,顧客進入便利店就有機會被導向消費。
LAWSON 在Popup Store 內也示範了虛擬店員,以解答顧客問題和簡單協作,也示範了包餃子機械人,即場包餃子,但產能其實有點慢,而且也要人手協助補充材料等等。示過另一台標籤打印機就相當實用,可以按通過運輸帶的不同貨品,掃描資料後自動貼上價格、食用日期、營養等資料,協助便利店每日處理大量即食食品。IoT 在無人店應用也許屬試驗性質,但背後的營運採用大量IoT方案,對營運效率和節省人手的效益,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