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AI 素養:數位時代的必備技能

在這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AI 素養」已成為每個人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AI 素養指的是理解、使用、評估和批判性思考 AI 技術的能力。它包括幾個關鍵方面⋯⋯

Manus AI:DeepSeek 後另一個智能體的先驅

隨著人工智能從 「工具」 向 「助手」 再向 「代理人」演進,《Manus AI》 作為全球首款通用型 AI 智能體產品,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款由中國團隊於 2025 年 3 月推出的產品,不僅在全球 AI 智能體行業中嶄露頭角,同時也在 GAIA 基準測試中超越了多家知名國際巨頭。因 Manus AI 目前還是在內測階段,筆者還沒機會真正體驗,但會嘗試綜合各方訊息,分享一些案例、其核心技術解析以及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等多個角度,全面探討 Manus AI 的獨特魅力。

人工智能 vs 知識產權.衝擊與挑戰

人工智能(AI)的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知識產權(IP)的格局。從 AI 生成內容的版權歸屬,到專利申請的法律爭議,再到數據使用的合法性⋯⋯這些問題挑戰著傳統的知識產權框架。以下將結合實際案例與例子,深入探討 AI 對知識產權的衝擊及其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AI 政策推動香港創科產業

Netflix 最新推出的紀錄片《What’s Next ? The Future with Bill Gates》第一集《What Can AI Do for Us / to Us》,談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當中由 Bill Gates 這位科技領袖親自剖析,給予觀眾一個深入了解 AI 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機會。

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啟示 : 塑造 AI 未來的關鍵思考

歐盟《人工智能法案》(EU AI Act)於 2024 年 5 月 21 日通過,無疑是人工智能監管領域的一個里程碑。作為全球首個全面的 AI 監管框架,它不僅為歐盟內部的 AI 發展設定了明確的規則,更為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範本。這項法案的核心理念和具體措施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深刻的啟示,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反思。

【STEM in Life】從舊火車體驗 STEM

近期事忙,也終於能夠抽空到位於紅磡港鐵站的「站見」鐵路展參觀,這裏展出了我兒時最愛乘搭的「黃頭」火車。小時候的我住在堅尼地城,要到沙田馬場的彭福公園,就要先乘隧道巴士到紅磡火車站,再轉乘電氣化火車,即「黃頭」火車到馬場站,感覺有如攀山越嶺去旅行,所以印象特別深刻。現在重遇它,就發現鐵路中的每一處歷史都滿是 STEM。

如何向 AI 撰寫精準的 Prompt

在與人工智慧(AI)互動的過程中,「Prompt」就是你給 「AI 助理」的提問或指令,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知識的大門。若要從「AI 助理」獲得貼近需求且正確的答案,提供正確 Prompt 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很多朋友習慣用搜尋器(Search Engine)的語法去撰寫 Prompt 而得不到理想的答案,都不斷問筆者如何撰寫一個更精準的 Prompt,特別在DeepSeek 爆紅之後,收到更多老友諮詢。筆者今次就嘗試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帶大家一步步學習如何編寫具針對性且精準的提示,以及輸入不良提示可能帶來的影響。

DeepSeek 的深度震撼

兩年前,當 OpenAI 的 ChatGPT 橫空出世,席捲全球 AI 人工智慧領域時,許多人不禁質疑:中國能否應對這一波技術浪潮?兩年過去,如今一個來自中國的 AI 模型 ——DeepSeek,徹底顛覆了這個問題的本質:美國真的能阻擋中國的創新步伐嗎?

NVIDIA 在 CES 2025 的 AI 革命  Blackwell、Cosmos 與代理型 AI 的全面崛起

根據 Gartner《2025年重要戰略技術趨勢》報告,未來幾年內,十大科技趨勢將對企業產生深遠影響。這些趨勢被劃分為三大類別:AI 的必要事項與風險、計算的新領域以及人機協同。面對這些趨勢,企業應如何準備?其中的商機是甚麼?香港又如何把握這些趨勢,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筆者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最新文章

312MB/s SD 卡讀寫速度・9 合 1 port 位超齊全 TP-Link 全新 USB-C Hub 系列

所謂「Port 到用時方恨少」,尤其很多輕薄筆電,機身可能只得兩、三個 USB-C 埠,想將電腦接連到上電腦屏幕、插 LAN 線上網、用 SD 卡過相、駁 Mouse 等等,似乎都需要透過 USB-C Hub 來達成。最近 TP-Link 一口氣推出多款多功能 USB-C Hub,部分型號更支援高速 SD Card 讀卡器,可滿足攝影師及內容創作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