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

硬漢「雙 A」合體 ASUS TUF GAMING Radeon RX 9070 OC 開箱

AMD 新一代 RX 9070 系列有不俗評價,主打耐用的 TUF GAMING 亦加入 Radeon 系列新卡,擁有大致相同的耐用設計基因,配合 Radeon RX 9070 帶來新一代流暢遊戲體驗。加入「雙 A」(ASUS、AMD) 陣營也是時候了。

【ZCOPE】力推 16GB 挽回 Gamer 信仰?MSI GeForce RTX5060 Ti 16GB Gaming OC

在去年,4060 Ti 的推出並未帶來太多驚喜,特別是 16GB 版本,價格一出幾乎讓玩家直接轉投 4070。然而來到今年,NVIDIA 明顯調整了策略。全新 5060 Ti 推出兩個版本,8GB 與 16GB,定價分別為 US$379 與 US$429,不僅整體價格更親民,兩者的價差也縮窄至僅 US$50。雖然數字上看似更有吸引力,但對於一眾 Gamer 而言,單靠記憶體大小未必足夠,實際遊戲表現依然是決定是否入手的關鍵。

小鋼砲 4K 芒亨屠龍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Ti 16GB Twin Edge OC

GF RTX 5060 Ti 登場,採用 GB206 核心,ZOTAC GAMING 亦有更為小巧的 GF RTX 5060 Ti Twin Edge OC 16GB 雙風扇版本提升效能,是小型及迷你機箱系統的新一代小鋼砲顯示卡,足夠 4K 芒亨屠龍追平 PS5 PRO 表現。

GB206 新核 DLSS 4 4K60 入門卡 GeForce RTX 5060 Ti 16GB 效能解禁

NVIDIA 終於要推出 GF RTX 5060 系列,在今年 CES 2025 訪問中,黃仁勳笑著說很喜歡 60,誰也料到只是時間問題。不過今次官方派的參考卡不是 GF RTX 5060 TI 8GB FE,而是直接上 16GB 版本,相信大家都明白是甚麼了。

AMD、Intel 各自精彩 信仰 ROG STRIX 最新 ITX 板王

AMD、Intel 最新平台規格塵埃落定、各自精彩,AM5有遊戲封王的X3D系列、LGA1851有功耗控制極好的 Ultra 200系列,組裝迷你 ITX 系統是大趨勢,即睇2款「信仰」級 ROG 系列 ITX 主機板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及X870-I Gaming WiFi,各自發揮新平台於迷你機箱的最大限魅力。

入門 Mesh Wi-Fi 之選 Wavlink Wi-Fi 7 BE3600 Mesh 雙頻路由器

Wavlink Wi-Fi 7 BE3600 Mesh 雙頻路由器雖然是採用雙頻設計,不單 Wi-Fi 連線速度上有所提升,更可配合另一台 Wavlink 路由器組成 Mesh Wi-Fi 系統,可說是市場上最便宜的 Mesh 路由器之一。

312MB/s SD 卡讀寫速度・9 合 1 port 位超齊全 TP-Link 全新 USB-C Hub 系列

所謂「Port 到用時方恨少」,尤其很多輕薄筆電,機身可能只得兩、三個 USB-C 埠,想將電腦接連到上電腦屏幕、插 LAN 線上網、用 SD 卡過相、駁 Mouse 等等,似乎都需要透過 USB-C Hub 來達成。最近 TP-Link 一口氣推出多款多功能 USB-C Hub,部分型號更支援高速 SD Card 讀卡器,可滿足攝影師及內容創作者的需要。

5K 新世代生產力顯示器 ASUS ProArt PA27JCV

4K 影視內容已經成為主流,生產力工作站用途的顯示器也要有相應的升級,針對 RTX 50 系列顯示卡提供新一代編碼加速功能,顯示器轉用 5K 解像度級別也是大勢所趨,如 ASUS ProArt PA27JCV,處理 4K 素材時就更加方便進行 1:1 檢視編輯。

全面升級高清藍牙解碼 Creative BT-W6 試用報告

新一代的電腦、流動裝置,以至遊戲主機,都有提供藍牙連線功能,沒有幾多人考慮過另外配置藍牙音頻發射器升級。但新一代藍牙耳機不少都已支援無級高清音樂格式傳送,想更能發揮耳機音色和提高連線便利性,這個小小的升級動作就相當值得。

最新文章

魂系作品入門 GPU 流暢應付 第一狂戰士:卡贊試玩

《第一狂戰士:卡贊》是韓國團隊的魂系動作遊戲,延續《Dungeon & Fighter》的世界觀,遊戲的戰鬥系統不錯,對於擋格招式有延伸變化,而且PC版對顯示卡要求甚低,入門卡都可穩定60FPS遊玩。RTX 4060 足夠4K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