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Jean

    人工智能醫學

    沈教授處處為香港人著想,臨別贈言也一樣。他將眼光放在人工智能醫學的發展上,因為這是未來解決人類眾多疾病及苦難的重要技術,及早涉足研究,都對當地以至世界的醫療、社會有重大影響,更是經濟藍海。

    用數據助零售轉型

    本地零售集團牛奶公司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轉型,結合旗下多個品牌推出新的會員計畫 yuu ,一改各品牌會員要各自儲存積分的傳統,此舉除了有助提供跨品牌資訊外,最重要是透過數據收集,洞察消費者的購物及飲食行為。

    百年品牌柯達轉型製藥

    百年老字號柯達曾因數碼相機技術追不上時代遭淘汰,於多年前開始尋求轉型,轉到新一代的數碼領域,發展區塊鏈技術以圖翻身。接下來將再轉向製藥產業,更獲美國政府貸款 7.65 億美元而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新冠科技獨角獸

    每有新的大型病毒傳染病出現,就有新的技術出現,或者催旺某些應用,在危機中處處見機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世界,嚴重打擊零售、餐飲、旅遊、航空及酒店等行業,卻令「新冠科技」快速冒起,甚至養大了眾多初創科技成為獨角獸。

    再工業化資助計劃 最高千五萬支持港商設智能生產線

    政府在創新及科技基金下撥款 20 億元推行的「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正式推出並接受申請,計劃以一比二的資助方式資助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線。

    網上書展 火速建立

    疫情反反覆覆,最壞的安排是沒有為反覆的疫情做好準備。觀乎最差的例子就是香港書展 2020 (書展),受壓於多間參展商因安全理由退出參展,才在開幕前兩日決定延期至 9 月或 12 月,後續的安排還要待日後公布。此舉不但打亂參展商的陣腳,主辦方的猶豫不決更引起公眾不滿。

    香港要採購下一部超級電腦

    香港爆發新一輪本地感染新冠肺炎,幾日內數十人確診,衞生防護中心認為事態嚴重,再次要求警方用超級電腦協助追蹤。香港警察管有的超級電腦為「重大事件調查及災難支援系統」( MIIDSS ),在今年 2 月底於新冠肺炎疫情趨向惡化之時,被質疑為何不利用超級電腦追查後,當局才要求啟用。

    活用零售科技 利用現有技術加強防疫

    疫情大爆發促使支援在家工作、在家上學的技術大行其道,同時帶動網上購物的消費額推向新高。根據 CC Insight 最新的數據分析顯示,全球網上零售在這半年內持續增長。其實現有技術加強防疫,例如自動點算人數、自助點餐等。

    D-Biz 加碼

    特區政府因應疫情在「防疫抗疫基金」調撥5億元推行的「遙距營商計畫」( D-Biz ),由於申請反應非常熱烈,計畫推出五周已接獲14,500份申請,5億元根本無法應付。各方提出加碼要求,最終創新科技署宣布增撥10億元,合共15億支持計畫推行。

    象徵意義

    香港的國際地位由眾多因素組成,並非一兩件事就可做到。用作傳送數據的海底電纜其實也負上重責。

    最新文章

    80% 公屋住戶認同智能門禁系統 不過造價不菲

    早前公屋聯會聯同多個機構、議員辦事處,透過實體及網上問卷,收集 4797 份居民意見。調查發現,77.9% 受訪者同意加裝智能門禁系統,當中 85.7% 的受訪者認為智能門禁系統能有效防止陌生人進入大廈,並能減少大廈密碼外泄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