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號稱"周身刀無張利"的多媒體創作人。 很喜歡樂天熊仔的怪叔叔。

物理超渡 !! 爆改用 AK-47 打《黑神話:悟空》

最近中國大陸模組(MOD)創作者,製作了一個以「AK-47」自動步槍代替金箍棒的 MOD,甚至將遊戲變成 FPS,以子彈為妖怪們進行物理超渡 !,有關的影片還在歐美地區爆紅,令不少 PS5 版玩家都表示羨慕不已。

百萬級豪華跑房車 Mercedes-AMG CLE 53 4MATIC+ Coupé 登場

Mercedes 就帶來全新的運動型雙門房跑車 Mercedes-AMG CLE 53 4MATIC+ Coupé,它採用 3.0 升直列六缸引擎,配備雙渦輪增壓器和額外的電動壓縮器,馬力為 449 匹,最大扭力 為 560 牛頓米(在短時間內可提升至 600 牛頓米,持續 10 秒)。採用 AMG SPEEDSHIFT MCT 九前速波箱和全可變 AMG Performance 4MATIC+ 四輪驅動系統。新車更整合的第二代啟動發電機能,夠短暫提供額外 23 匹的馬力和 205 牛頓米的扭力,進一步提升車的性能。  

SmallRig S60 無線咪 手機拍片直播更簡單

外型簡約輕巧的 S60 無線 mic,採用一接收器 + 兩無線 mic 的組合。接收器採用 USB-C 插頭,可接連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使用。

女生最愛「小廢包」手機套 MAGEASY Pouch M

MAGEASY Pouch M 皮革翻蓋支架保護殼,揉合女生們最愛的「小廢包」概念,配有可磁吸式錢包,可用來收納八達通、信用卡等等。手機殼設有多個金屬扣,利用附送的個性皮革背自由切換肩背、斜背兩種模式。

印度 Apple 代工廠火災 或影響 iPhone 供應

日前 Apple 在印度的主要供應商 Tata Electronics  位於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霍蘇爾市的工廠發生火災,工廠及相關生產線嚴重損毀。 報導指事件將會嚴重影響 iPhone 在印度地區的生產計劃。

或涉起火風險 BYD 國內回收 9.7 萬部電動車

BYD 宣佈於 9 月 30日起將回收近 9.7 萬輛電動車,指相關批次的車款因電動助力轉向管柱總成控制器涉及製造工藝原因,或導致電容器產生微裂紋。有可能使用車輛期間,引發電路造成過熱燒蝕,甚至起火,存在安全風險。

Google TV + QD-MiniLED $3,700 入手 55″ 小米 Smart Display S Mini LED 2025

來到 2024 年第 3 季,小米宣佈推出全新的 Xiaomi Smart Display S Mini LED 2025,新機內置 Google TV 系統,能直接收看包括 YouTube 及 Netflix 串流平台,配備 4K QD-MiniLED 屏幕,峰值亮度達 1,200nits 並支援 144Hz 更新率,其中 55 吋版本更只需 $3,699,似乎相當吸引。

傳 M4 版 MacBook Pro 下周現身?入門款都有 16GB RAM?

有傳 Apple 或於下星期,將以網頁更新的方式,推出採用 M4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而日前爆料者 ShrimpApplePro 亦於 X (Twitter) 上發佈,疑似 M4 版 MacBook Pro 包裝的貼紙照片。從相片顯示新機配備 M4 處理器、16GB RAM 和 512GB 儲存...

BYD 跑格 SUV SEALION 7 登場

繼 BYD SEAL 之後,BYD 另一海洋系列 SEALION 7 亦正式在港推出。今次 SEALION 7 可說是一款跑車格的 SUV,車頭設計和 SEAL 一樣霸氣十足。SEALION 7 屬於純電動中型 5 座位SUV,會分別有 230kW 單馬達後驅版及 390kW 雙馬達 4 驅版半。售價分別為港幣 $268,000 及 $303,180。

MIJ 日系匠人 SUV NISSAN ARIYA 抵港

NISSAN ARIYA 純電動 SUV 雖然在日本推出好一段時間,但一直在日本都供不應求,今次終於在香港推出,據知已經有不少用家搶先訂購。是次香港開賣的的 ARIYA 會有兩個版本,分別為單馬達前驅的 B6 Prestige 和雙馬達支援 e-4ORCE 四驅技術的 B9 Performance 「一換一」售價分別是 $348,800 起及 $499,900 起,首批最快10月底開始交付。

最新文章

華為 TruSense 感知系統 革新下一代智能穿戴裝置健康監能力

去年第三季華為首次發布 TruSense 玄玑感知系統,為智能穿戴設備在健康監測領域提供了不同的健康檢查方式。而系統亦已在華為 GT5 系列和 WATCH D2 系列智能手錶上應用得到。事隔大半年,玄玑感知系統又再次在核心技術和特性上升級,重塑智能穿戴設備的健康監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