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M1 Mac 推出後各界對其性能都有相當高評價,尤其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雖然 M1 處理器的內置統一記憶體最多只有 16GB ,不過就能輕鬆應付 8K 影片剪接工作,性能上不比備有 32GB 記憶體的 Intel Mac 差。不過似乎這卓越性能是有代價的。有網友發現 Apple M1 Mac 異常頻繁對 SSD 進行寫入動作,嚴重耗損它的壽命。有人更估計,以這個進度, 256GB 容量的 M1 Mac 可能少於兩年就需要更換。
在 Linus Tech Tips 討論區,以 Apple M1 Mac 為主要電腦的專業用戶貼出 Mac 機健康檢查工具 smartmontools 的「驗身報告」,指出他們的電腦有異常頻繁的 SSD 寫入動作。最嚴重的個案中,一位日本程式員去年 12 月購入的 8GB RAM + 256GB SDD M1 Mac ,經過兩個月使用後, SSD 的最大保證 TBW (Terabytes Written) 就已經達到 10% 。如果這個情況持續,相信兩年之內 SSD 就會「油盡燈枯」。
TBW 即是 SSD 一生可以寫入多少個位元的總數。相信大家都知道雖然 SSD 可以近乎無限次讀取,不過寫入次數就有限,當 SSD 的最大保證 TBW 達 100% ,也代表 SSD 有機會隨時無法寫入資料而壽命告終。一般 256GB SSD , TBW 會有 150TB ,大約 1 年可寫入 30TB 、一日大約 84GB 。而 SSD 容量愈大, TBW 也會愈多。
由於 Mac 機的 SSD 都是焊在主機板上,一旦 SSD 「死亡」,也意味著需要更換主機板。

現時普遍認為,這問題是由於 M1 Mac 機記憶體有限,需要頻繁寫入 Swap 檔案所致,就是說記憶體不足而要將部分未進行的工作先搬到 SSD 上暫存,到記憶體完成手上工作就將暫存的內容「交換」回來( Swap )繼續處理。而記憶體較多的電腦,需要寫入 Swap 的情況會較少,所以 8GB RAM 的電腦問題會較 16GB RAM 的電腦嚴重。
一般用戶仍可安心使用
不過樓主也「戴定頭盔」,指出有關 SSD 問題仍然有待驗證,並指大部分用戶只要不是操勞 M1 Mac 的話,使用上應該不成問題的。
討論區上有用戶指他的 16GB RAM + 512GB SSD MacBook Air 通常只用 Zoom 、 Keynote 、上網、聽串流音樂和做一點 Logic Pro 的音樂編輯工作,但他的電腦經常顯示「 You ran out of application memory 」的警告字句,而他的 SSD 使用率就達到 2% ,以他的情況大約 8 年之後才會出現問題。
另外 TBW 100% 也不代表 SSD 立即就會死, TBW 只是一個保證寫入量, SSD 在 TBW 100% 之後仍然有機會可繼續使用的。
由於 Swap 寫入屬於軟件問題,相信 Apple 可以透過軟件更新來解決有有關問題。不過如果限制 Swap 寫入,就有可能令系統整體的效能有所下降。
如何檢查你的 Mac 機 SSD 壽命
- 安裝 macOS 套件管理程式 Homebrew 。打開終端機,並輸入以下指令:「
/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 - 安裝 smartmontools 並同時執行檢查:「
brew install smartmontools && sudo smartctl --all /dev/disk0
」,期間需要輸入你電腦的密碼。 - 查看「SMART/Health Information (NVMe Log 0x02)」報告下「 Percentage Used 」一項就是 SSD 的耗用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