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英超開波】裝《Now TV》App 睇波、搵數據、點兵 上 Fantasy League 玩住贏

0
【英超開波】裝 App 睇波搵數據、點兵 Fantasy League 玩住贏

新一季英超就開咧喇,球迷又可以喺 Now TV 個個禮拜睇直播捧愛隊場,不過開咧前記得玩埋「Fantasy League」,將現實比賽融入遊戲中,實行全身投入新一季嘅英超賽事!

要玩「Fantasy League」好簡單,只要下載《Premier League》官方 App 即可,App 入面有個「Fantasy」頁面,玩家可以響每個比賽日嘅截止時間前,自組心水陣容,如果你未玩過嘅話唔緊要,係咁易介紹點玩先啦。

其實「Fantasy League」嘅玩法好簡單,一開始時先組軍,然後每個禮拜會根據比賽日,所揀球員表現而獲得分數,遊戲開始時玩家會有 £100M 資金比你組軍,可以招攬最多 15 位球員,包括 2 位門將、後衞及中場各 5 位,以及 3 位前鋒,有少少嘢要留意嘅,就係球隊內唔可以有超過 3 位同一球會嘅球員,咁玩者就要好好善用資金,組成最有機會得分嘅球隊喇,而每個比賽日,玩家所揀嘅球員有上場、有好表現,就會幫玩家取得分數,其中隊長有出場嘅話分數仲會加倍,睇吓邊隊最 Fantasy 喇!

咁究竟點樣可以更精準咁掌握唔同球員表現嘅數據呢?其實只要睇 Now TV 嘅英超直播就緊貼球員狀態,而上季開始,Now TV 更引入咗英超數據領域 Data Zone,每個比賽周都有一場直播賽事喺 622 台會提供 Data Zone 資訊,響直播期間畫面旁邊會有球隊、球員嘅實時更新資料,球迷、玩家一路睇住直播,就可以一路獲得即場數據喇。

Now TV 每個禮拜有一場直播賽事會提供 Data Zone 資訊,直播期間就可得知球隊、球員嘅實時更新資料。
Now TV 每個禮拜有一場直播賽事會提供 Data Zone 資訊,直播期間就可得知球隊、球員嘅實時更新資料。

而「Fantasy League」玩家所揀嘅球員有入球、助攻、撲救等,球隊就會加分,比賽日完成後,就可以睇吓邊位玩家夠眼光,可以攞到最高分數。唔止咁,贏咗呢個遊戲仲會有獎品㗎,成個賽季嘅頭獎獎品包括兩場 25/26 英超賽事 VIP 貴賓房睇波、酒店住宿、名錶等等,仲有其他獎項如 FPL Cup 勝出者、Second Chance League 勝出者都有豐富獎品,甚至每月、每週都有 Manager of the Month 及 Manager of the Week 獎項,睇吓你又可唔可成為 Fantasy 球迷喇!

作為英超球迷,每個禮拜唔止有齊咁多場英超賽事睇,仲有得玩 Game 考眼光,就真係要裝齊英超官方《Now TV》App 同《Premier League》,玩住撐愛隊!

Nintendo Switch 2 正式公開 ・一文睇清新功能

0
Nintendo SWITCH 2

Nintendo 正式於 Nintendo Direct 活動中,正式發表 Nintendo Switch 2 的詳細資料,並公佈新機將於 6 月 5 日推出,當中香港區售價 HK$3,450。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新機的功能吧 !

Nintendo 正式於 Nintendo Direct 活動中,正式發表 Nintendo Switch 2 的詳細資料,並公佈新機將於 6 月 5 日推出。
Nintendo 剛於 Nintendo Direct 活動中,正式發表 Nintendo Switch 2 的詳細資料,並公佈新機及首發遊戲將於 6 月 5 日推出。

支援 4K HDR

全新的 Switch 2 將會採用加大了的 7.9 吋 1080 解像度 LCD 屏幕,比 6.2 吋的 Switch 大得多,新的屏幕也支援了 HDR 影像。在執行部份遊戲時,於手提模式下可支援 720p 120fps,或 1080p 60fps 進行(按遊戲支援程度)。而配合基座,就可以支援 4K 60fps HDR 或 1080 120fps HDR 顯示,畫質會有明顯分別。

Switch 2 將會採用 7.9 吋 1080 解像度屏幕

容量加碼到 256GB

Switch 2 主機的內置儲存空間,會由目前的 32GB 升級到 256 GB,足足多了 8 倍,即使不用加裝 microSD 也能放下更多的 Game。microSD 卡插槽雖然也有保留,不過要留意 Switch 2 只支援 microSD express 卡,跟目前 Switch 使用的 microSD 是不通用的,如果已買入 microSD 卡的話,就需要再換卡 !

Switch 2 主機的內置儲存空間,會由目前的 32GB 升級到 256 GB,足足多了 8 倍

Game Share

日前,任天堂於另一場 Nintendo Direct 活動中介紹有關「虛擬遊戲卡」。而今次 Switch 2 就帶來更簡單的 Game Share 功能,基本上只要在 Switch 2 上打開已購買的遊戲,然後就可以邀請並分向給沒有購賣該遊戲的玩家一起進行游戲,其他玩家只要利用自己的 Switch、Switch Lite 或 Switch 2 就可以參與。這功能的好處是如果家庭成只已有舊的 Switch 主機,也可以拿出來跟 Switch 2 對戰,不用像以往要人人買一隻同樣的 Game,又或大家逼在一起分享 Switch 的小小螢幕來對戰。

Joy-Con 2 支援 Mouse 模式

新的 Joy-Con 2 整體會比目前 Switch 的 Joy-Con 大一點,連 SL 及 SR 按鍵也變大了,按感會更好。另外 Joy-Con 2 操作加入新的 Mouse 模式,在執行一些策略遊戲及 FPS 作品時會更得心應手,部分新遊戲也會用。Mouse 模式推動來作出動作,另外一些的 Switch 舊作將會針對 Switch 2 追加一些新功能,部份會用上 Joy-Con 2 的 Mouse 功能和位於主機的降噪收音咪。

新的 Joy-Con 2 整體會比目前 Switch 的 Joy-Con 大一點,連 SL 及 SR 按鍵也變大了,收納變成了磁吸方式,裝拆會更加快,同時有保護鎖以防手持遊戲途中掉落。

4 人實時 Game Chat

新的 Joy-Con 2 雖採用磁吸設計,但其實會有鎖扣,需要按掣才能拆開。而新追加的 C 掣,和之前的情報相約,是指遊戲的 Game Chat 功能,玩家不單能進行語音互動,更可分享遊戲畫面。甚至可配合即將推出的 Switch 2 Camera 將玩家變成遊戲角色。另外機身上方會有支援智能降噪的收音咪,能過濾遊戲及環境的聲音,僅收錄玩家的聲音,確保通話清晰。

新增第 2 個 USB-C 埠

在今年 1 月發佈的 Switch 2 預告中,已確認 Switch 2 主機會有 2 個 USB-C 插口,基本上兩個 USB-C 都能進行充電,而下方的 USB 能配合底座輸出最高 4K HDR 畫面。而上方的 USB-C 則可以接駁 Switch 2 Camera,或使用座枱模式時望利充電。這樣就不需像 Switch時代要另買座枱充電器。

新加入上方 USB-C ,兩個 USB-C 都能進行充電,使用座枱模式就不用另買座枱充電器。

Switch 2 Edition 遊戲

目前 Switch 的遊戲卡會是黑色,而 Switch 2 專用的遊戲卡會是 Mario 紅色,以作區別。除了 Switch 2 專屬遊戲,舊有的 Switch 遊戲亦能在 Switch 2 上執行。而部份舊有作,將特別推出 Switch 2 Edition,例如兩款《薩爾達傳說》的 Switch 2 版本,將支援 HDR 功能。《銀河戰士 Metroid》會支援最高 1080p 120fps 顯示 (接駁底座後) ,而《Mario Party Jumbo》會加入一系列針對 Joy-Con 2 的內容。Switch 2 Edition 版作品,可憑舊有遊戲,再經 Nintendo Switch Online 加購升級包而獲得。

Switch 2 Editon 版作品,可憑舊有遊戲,再經 Nintendo Switch Online 加購升級包而獲得。

支援 HYROX 運動模式+10 天續航 Amazfit Active 2 智能手錶

0
Amazfit Active 2

智能手錶市場競爭激烈,其中針對運動應用的 Amazfit 今日在香港推出 Active 2 智能手錶,千元價位配合圓錶面時尚設計,結合 運動和健康監測於一身。

Amazfit Active 2
Amazfit Active 2 錶身選用不鏽鋼材質配塑膠錶身。

不鏽鋼錶身配 AMOLED 屏幕

Active 2 採用了少見的圓形錶盤設計,錶身選用不鏽鋼材質配塑膠錶身,Premium 版本採用 1.32 吋高清 AMOLED 屏幕,Sport 版本則採用 2.5D 強化玻璃及抗指模塗層屏幕。較特別的是 Premium 版搭載藍寶石水晶玻璃屏幕,擁有 2,000nit 高亮度設計,令畫面在陽光仍然清晰可見同時,提供更强的耐刮性能。

Amazfit Active 2
Premium 版用上藍寶石水晶玻璃屏幕以儀器測試出屏幕堅硬耐刮效果。

HYROX 官方競賽模式與 164+ 運動模式

Amazfit Active 2 在運動功能方面,支援超過 164 種運動模式,從傳統的跑步、游泳、單車到更專業的訓練項目都有。最值得注意的是,Active 2 擁有獨家的 HYROX 官方競賽模式,這項跑步體能混合賽事近年在在全球爆紅吸引了大量參與者。

Amazfit Active 2
手錶率先加入 FYROX 模式。

因此 Amazfit 藉此加入 HYROX 模式令用戶可以選擇單人、雙人或團隊接力訓練模式,系統會計時並追蹤表現數據。在訓練方面,Active 2 能夠自動識別 25 種訓練動作,所有健康數據都可與 Zepp 應用程式同步,也支援與 Apple Health、Google Fit 或 Strava 等第三方平台。

Amazfit Active 2
手錶提供獨有 HYROX 錶面。

Active 2 手錶可以支援 5 個衛星系統並內置圓極化天線,用動可以透過下載免費離線地圖功能,將地圖資訊直接下載到手錶中。手錶亦可配合藍牙耳機使用,直接聽到系統語音轉向指示,以獲毆供更直接的導航。

10 天續航力

Amazfit Active 2 在一般使用可以提供 10 天的電池續航能力,重度使用亦能維持 5 天。手錶用上 2 LED + 5 PD BioTracker 6.0 PPG 生物感測器,為使用者提供心率監測和睡眠數據。而用戶則可利用 Zepp Coach 功能,根據個人數據提供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和跑步建議。手錶還加入 Wild.AI 應用程式,為女性用戶記錄生理期,並提供個性化的運動、飲食和恢復建議。

Amazfit Active 2
擁有 5ATM 防水標準,使用後可將水入排出機身外。

低於千元開售

Amazfit Active 2 分有 Sport 及 Premium 版本,Sport 一款配備黑色矽膠錶帶,售價為 HK$898,高階版 Premium 採用藍寶石水晶玻璃屏幕,配備黑色真皮錶帶及額外紅色矽膠錶帶,售價為 HK$1,098。首 100 名購買 Amazfit Active 2 的用家可額外獲得 Amazfit 原廠運動矽膠錶帶。

Amazfit Bip 6
稍後上市的 Amazfit Bip 6 售價為港幣 $628。
Amazfit Active 2
首 100名購買 Amazfit Active 2 用家可額外換領原廠運動矽膠錶帶一條。

SPEC.

屏幕尺寸:1.32″ 藍寶石水晶(AMOLED Premium 版)、2.5D 強化玻璃及抗指模塗層(Sport 版)
解像度:466 x 466
亮度:最高 2000 nits
錶盤尺寸:43.9 x 43.9 x 9.9mm
錶殼材質: 塑膠 + 不鏽鋼
錶帶:真皮(Premium 版)、軟矽膠(Sport版)
電池:270 mAh
續航力:10 天(日常使用)、19 天(慳電使用)、5 天(重度使用)、21 小時(GPS 持續工作)
充電時間:約 2 小時
防水等級:5 ATM 防水認證
定位:5衞星定位系統、圓極化天線
傳感器:BioTracker 6.0 PPG 生物辨識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溫度感測器、地磁傳感器、氣壓高度計、環境光線傳感應器
重量 31.65g(Premium 版)/29.5g(Sport 版)
運動模式:內置 164+ 種運動模式、自動辨識 8 種運動模式、25 種負重訓練運動、Zepp Coach
其他:比賽成績預測、藍牙語音通話、內置喇叭、地圖下載及導航、身心準備度、PPAI健康評估系統、睡眠質素監測、健康提醒、皮膚溫度監測
支援設備:Android 7.0 或 iOS 14.0 及更高版本

ZCOPE》最新影片

提供長達 50 年電力 微型原子能電池正式投產

0

北京 Betavolt 新能源科技宣佈,其微型原子能電池 BV100 進入量產,這種硬幣大小的電池可以提供長達 50 年的電力,而無需充電或維護。雖然電池是利用放射性衰變產生能量,但隨著時間衰變為穩定的銅,因此電池對環境的影響極小,而且無需進行成本高昂的回收處理。

北京 Betavolt 背塔伏特新能源科技,早在 2024 年 1 月就公布成功研製民用原子能電池,預算會用於航天科技、AI 設備、醫療器材、MEMS 系統、過級傳感器等需要使用微伏特電力,但又不能方便經常更換電池的裝置上。第一款產品 BV100 體積只有 15 x 15mm,比一枚硬幣還要小。電池內的核電每分鐘都在發電,每天能提供 8.64 焦耳,一年就是 3,153 焦耳。

根據 TechSpot 的報導,BV100 是利用其鎳-63 核心的放射性衰變產生能量。兩微米厚的核心夾在兩個 10 微米厚的金剛石半導體之間,可有效地將同位素的衰變轉換為電能。其模組化結構具有擴充性,可將多個單元串聯或並聯,形成不同大小和容量的電池。BV100 緊湊但功能強大,只有一枚小硬幣大小,在 3V 電壓下可輸出 100mW 的功率。雖然其目前的容量不足以推動智能手機或筆記型電腦等高能量裝置,但 Betavolt 預期可結合多個電池來滿足更大的需求。該公司計劃在今年稍後時候推出更強大的 1W 版本,相信可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到甚至在無人機上使用。

ZCOPE 最新影片

DC120 超快充 $3.9/度 中電源動領展商場充電網絡登場

0

中電早前宣布,將於今年推行電動車充電收費服務,以配合市場發展,這意味著免費充電將成歷史。而在今日(4 月 2 日)中電源動集團宣布夥拍領展拓展其充電網絡,今年內有超過 250 個電動車充電位提供服務,大部分位於領展旗下停車場。並設立包括超快充、快充及中充設施,以滿足私家車及商用車用家的需要。 

香港目前已登記電動車有超過 11.2 萬輛,而商用電動車的數字亦持續增加,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約有 3,000 輛電動的士將於 2027 年年底前投入服務。為配合商用車市場的充電需求,中電源動集團(中電源動)推出以快充及超快充為主的充電服務,並設立在多個領展旗下停車場,方便的士司機交更或用膳時間,可以為車輛補充電力。另外為配合電動客貨車上落貨需要,中電源動集團及領展亦計劃在領展商場、街市的卸貨區加裝充電設施。

中電源動更推出配備多項優化功能的手機應用程式《CLPe Charging》和車隊網上管理平台,為一般電動車、商業客戶提供更便捷的充電體驗。客戶可根據手機定位自動搜索最近的中電源動充電站、實時觀察充電狀態、查閱充電紀錄和繳付充電費等。車隊網上管理平台讓客戶可以一覽旗下車隊的充電數據和能源費,管理車隊帳戶,監察車隊充電需求,方便業務管理。

當然電動車主,最關心當然是中電的快充、超快充的功率有多快,與及每度電的收費。而根據中電源動集團總裁吳永豪先生在現場示範以 CLPe 的超快充為其座駕充電,充電約 26 分鐘,電量由 23% 回復到約 91%,約充電 31kWh(度)。如果依相關數字推算,CLPe 的超快充在示範時的輸出功率估計約為 60kW。不過從手機 app 顯示該停車場的充電器會有 DC120 及 DC60 的標示,顯示超快速充電器能提供最高 120kW 的功率。

至於收費,駕駛者可透過 CLPe Charging 看到即時的充電收費,例如今日示範場所彩明 2 號停車場,DC60 及 DC120 超快充的收費約為每度電 $3.9,但會按時段略為調整。

ZCOPE 最新影片

換件合體比例尚好 HG 超龍神素組

0

《勇者王》推出組裝模型,在主角機及黃金鎚之後,終於有其他勇者機械人模組超龍神以 HG 規格推出,細節程度尚不錯,只是分件有一點節約要有比較多補色貼紙。看來也要等待額外配件包。

動畫《勇者王》已過 25 週年,之前推出 RG 勇者王 GAOGAIGAR 及 RG 黃金鎚便久無消息,終於再有 HG 超龍神,賣點是可以分組成冰龍、炎龍及其載具形態,採用多數換件方式組合成超龍神,各個形態維持相當的關節可動能力。組裝模型的話超龍神早在 2018 年有推出食玩 SMP 版本,但模型比較細、刻線機械感就不及這次的 HG 版。

開盒板件有 6 大包,一看就大概可分辨冰龍及炎龍的部件,兩部機械人設計大同異小,看顏色就不會砌錯零件。說明書也很貼心分成 3 份,冰龍、炎龍及最終合體超龍神。組裝方面沒些困難,就是貼紙數量很多,主要都是機身的黑線及載具形態的黑色車窗及其他小細節。這點 SMP 反而感覺比較好一些,但零件表面大量刻線的機械感就更好。

冰龍及炎龍單體的可玩度不錯,雙眼有分色、關節都有做足可動範圍,吊臂、雲梯都有伸縮,還有提供更換表情,可重現叫喊合體的感覺。主要是合體的超龍神近 9 成是獨立換件,只是將冰龍及炎龍一部分套回去加上外層支撐及修改身形。膊頭因此顯得比較巨大令感覺近似「X」字外形,SMP 則因為加厚雙腳兩側的斜面感覺像「A」字比例。武器配件不多,只有吊臂和雲梯組成的枴棍,沒有那支 E-99 中和彈及宇宙推進器,看來都已經準備 P-BANDAI 吧。

查詢:瑞華行

ZCOPE 最新影片

狂戰士級中階效能選擇 POCO F7 Pro 上手試

0

Xiaomi 旗下的品牌 POCO 發表全新的旗艦 F7 系列手機,今次先為大家介紹的 POCO F7 Pro,雖然是屬於三千多元的價位機型,但就用上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提供 12GB+256GB 及 12GB+512GB 兩個配置,效能方面不用懷疑,配合一系列實用的 AI 功能,絕對有競爭力。

今次試用的 POCO F7 Pro 是黑色版本,玻璃背蓋上下部分會採用不同的處理,上半部會用了多種的拋光處理,層次感十足。而下半部分則採用磨砂處理,感覺相當精緻。 F7 Pro 採用 6.67” 1440 x 3220 解像度 AMOLED 屏幕,支援 120Hz 屏幕刷新率,1800nits ( 典型 ) 及 3200nits ( 峰值 ) 亮度。屏幕以 POCO Shield Glass 覆蓋,其強度可比得上康寧的 Gorilla 玻璃。

搭載 Snapdragon 8 Gen 3 旗艦級處理器,會提供 12GB+256GB 及 12GB+512GB 兩個配置。在 Antutu 跑分,輕鬆突破 200 萬,而使用 Antutu 的 AI 測試亦有 150 萬分的成績。為了提升手機的在高負載下穩定性,F7 Pro 在散熱處理上亦進行升級,採用 LiquidCool Technology 4.0 冷卻技術,並透過 3D 雙通道 IceLoop 系統提供高效散熱。

POCO F7 Pro
採用旗艦級的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在 Antutu 跑分,輕鬆突破 200 萬,而使用 Antutu 的 AI 測試亦有 150 萬分的成績。

近年中價位手機,都會以大容量電池作賣點,而 POCO F7 Pro 亦採用 6000mAh 大容量電池,並支援 90W HyperCharge 超級快充技術,官方表示,只需充電 37 分鐘即可 100% 滿血復活。

至於相機方面,POCO F7 Pro 採用雙鏡相機系統,分別為採用 Light Fusion 800 1/1.55″ 圖像感光元件的 5000 萬像素主攝,擁有 f/1.6 大光圈及 OIS 光學防震。與及 8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 。而屏幕前置相機,也採用 2,000萬像素相機,能提供更清晰細緻的自拍效果。

鏡頭方面沒有遠攝是跟旗艦機型最大分野,至於是否需要用一千元換取更高效能及三鏡拍攝,則視乎用戶各自的需要。

實用的 AI 功能是近年 Xiaomi 手機的賣點之一,除了 Circle to Search、對話翻譯、魔法消除、魔法擴圖等,新追加包括畫質修復、反光消除等功能,個人覺得反光消除是非常實用,效果也相當不錯,即使隔著商店櫥窗拍攝,也可透過 AI 獲得更清晰的影像。

小結 :

評分 4.5/5

POCO F7 Pro 以性價比來說,可謂無出奇右。畢竟以 $3,399 起的售價,能入手採用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的手機,再配合一系列實用度高的 AI 功能,的確超值。

POCO F7 Pro 產品規格
系統:Xiaomi HyperOS 2 (基於 Android 15)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記憶體:12GB
儲存:256GB/512GB

屏幕:6.67” 3200×1400 526ppi 2K Flow AMOLED

鏡頭:後置50MP Light Fusion 800 1/1.55” f/1.6 主鏡(等效焦距23mm)、8MP f2.2 超廣角鏡頭、前置 20MP

通訊網絡:Dual nano SIM

無線連接:Wi-Fi 7、Bluetooth v5.4、NFC
介面:
電池:6,000mAh (90W有線快充)
防水防塵:IP68

體積:160.26 x 74.95 x 8.12mm

重量:206g
售價:$3,399(12+512GB)、$3,599(12+512GB)

網址:Xiaomi.com

ZCOPE》最新影片

Snapdragon 8 Elite 旗艦機低見 $4,499!?POCO F7 Ultra 與 F7 Pro 香港售價公布

0
小米 POCO F7 Ultra

上星期小米旗下 POCO 系列在新加坡推出搭載旗艦級別手機 F7 Ultra 及 F7 Pro,兩款新手機今日亦正式在香港推出,首次現身的 F7 Ultra 用上 Snapdragon 8 Elite,更以低至 $4,499 的價錢開售,意圖以低價搶佔高階旗艦手機市場。

POCO F7 Ultra 配頂級效能

小米 POCO F7 Pro F7 Ultra
F7 Ultra 的背屏改用四曲玻璃,裝飾的分割設計和 F7 Pro 差不多,分別在於提供更搶眼的黃色與黑色選擇。

今次 POCO F7 Ultra 將重點放在搭載有 Snapdragon 8 Elite 的旗艦手機 POCO F7 Ultra 身上,要搶佔高階旗艦級別手機市場,產品定位於高性價比,提供高性能及先進攝影系統,顯示螢幕亦進一步加强。

POCO 針對旗艦手機的市場的通病:過高價位、過強的攝影性能,而設計出 F7 Ultra。

F7 Ultra 提供黑色及黃色兩種,POCO F7 Ultra 分有 12GB+256GB 及 16GB+512GB 售價兩個型號,售價為 $4,499 及 $4,799,新機即日上市。

POCO F7 Ultra 機身正面全平面設計,背面則以四曲面玻璃背板,提供光澤及磨砂雙工藝設計,跟 POCO F7 Pro 同樣是上半部分具有光澤效果,下半部分採用磨砂處理,鏡頭部分則配上鋁製飾環,突出機身細節。

搭載最新的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官方 AnTuTu 跑分數據達 280 萬分,配合的 VisionBoost D7 顯示晶片,亦是首次在 POCO 手機上搭載專用顯示晶片,為其 6.67” AMOLED 顯示屏提供基礎。 F7 Ultra 擁有 3200 x 1440 解像度,ppi 達到 526 ,在顯示核心配合下,可以提供 120Hz 刷新率。配合 WildBoost Optimization 4.0 下,任何遊戲都可以提供 2K Super Resolution 表現。

小米 POCO F7 Pro F7 Ultra
配搭 Snapdragon 8 Elite 後,F7 Ultra 提供旗艦級手機擁有的運算表現。
小米 POCO F7 Ultra
配合 WildBoost Optimization 4.0,任何遊戲都可以提供 2K Super Resolution 表現。

遠攝、廣角加强

F7 Ultra 配備了三鏡頭系統,當中包括 5,000 萬像素遠攝鏡頭,屬 2.5x 的 60mm 等效焦距浮動遠攝鏡頭,光圈達 f/2.0,同時擁有光學防震及支持 10cm 微距拍攝和 20X 超級變焦;主攝鏡也用上F7 Pro 一樣的 5,000萬像素 Light Fusion 800 的 1/1.55″ 感光元件,光圈為 f/1.6,同樣擁有光學防震及提供 24mm、28mm、35mm、48mm 四種焦距以備示同場景使用。至於超廣角方面提供 15mm 等效焦距,解像方面亦達 3,200萬,在 f/2.2 光圈下提供 120° 廣角視野,是屬於 POCO 手機中像素最高的一組超廣角鏡頭。

小米 POCO F7 Pro F7 Ultra
F7 Ultra 的三組鏡頭,合共提供 15mm – 120mm 的多段焦段選擇。

F7 Ultra 的電池雖然只有 5300mAh 容量,但可以提供到 120W 有線快充,能在 34 分鐘即可充滿手機;另外亦有 50W 無線快充,廠方特別强調在電池優化部分,以延長電池壽命,據指在經過 1,600 次充電循環後,仍能保持 80% 以上的電池容量。

小米 POCO F7 Ultra
F7 Ultra 可提供 50W 無線充電。
小米 POCO F7 Pro F7 Ultra
相對於其他旗艦手機, F7 Ultra 以不到 600 美元開價,已經平了三分之一,喜歡追求性價比人士,的確具吸引力。
小米 POCO F7 Pro
小米 POCO F7 Pro
在三款機身顏色中拎起手較特別的是銀色一款。

今次 POCO 發佈的兩款手機中,F7 Pro 以中價位機型提供高效能及長續航力, F7 Pro 機身分有黑色、銀色、藍色五款選擇,外觀跟 F7 Utlra 相似,開價同樣進取,兩個版本 12GB+256GB 及 12GB+512GB 香港售價為 $3,399 及 $3,599

F7 Pro 採用了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基於 TSMC 4nm 製程,官方指在 AnTuTu 跑分可達 200 萬分,AI 性能提升達 98%,因此在散熱處理上亦要升級,新機用上 LiquidCool Technology 4.0 冷卻技術,透過 3D 雙通道 IceLoop 系統提供高效散熱,在高負載下也能維持穩定性能。在儲存方面,提供 12GB+256GB 或 12GB+512GB 兩個選擇,機身擁有 IP68 防水等級,在同價位產品中也較為罕有。

小米 POCO F7 Pro
F7 Pro 相比 F6 Pro 的 CPU 性能比提升 27%,GPU 性能提升 34%。
小米 POCO F7 Pro
針對遊戲表現,F7 Pro 提供 WildBoost Optimization 4.0,提升遊戲的畫面流暢度和解像度,也能有效地優化電池管理。
小米 POCO F7 Pro
使用後會保持遊戲 Frame Rate 穩定,功耗也會較低。

2K 120Hz 3200nits 亮度屏幕 

POCO F7 Pro 採用 6.67” 的 Flow AMOLED 屏幕同上代差不多,都是提供 2K 3200×1440 解析度,密度達 526 ppi,具備 120Hz 刷新率及最高 480Hz 觸控採樣率,峰值亮度 3200nits 比上一代的 4000nits 稍低但換來較慳電表現,也支援 Dolby Vision 和 HDR10 + 影片播放。屏幕更有 TÜV 認證,提供低藍光、無閃爍的畫面表現,屏幕亦加有智能觸控體驗,就算手指濕度高、有油漬情況可都可以提升接觸表現,另外在超聲波指紋傳感器上亦可提供快速安全的解鎖體驗。

6000mAh 超大電池

在 POCO F7 Pro 中,擁有比 POCO F6 Pro 更巨大電池容量,達到 6000mAh,另外亦有 90W HyperCharge 超級快充技術,在 37 分鐘即可充滿 100%,提升充電等待時間。

小米 POCO F7 Pro
具備 6000mAh 超大容量電池是 F7 Pro 的特色之一。

最高 8K 24fps 拍攝

POCO F7 Pro 今次配備雙鏡相機系統,5000 萬像素主攝鏡頭採用 Light Fusion 800 感光元件,提供 1/1.55″ 尺吋的 4 合 1 Super Pixel,擁有 f/1.6 大光圈及 OIS 光學防震;廣角鏡則為 800 萬像素碗備 f/2.2 光圈。兩個鏡頭合共可提供 15mm – 48mm焦距的變焦能力,也可以拍攝最高 8K 24fps 或 4K 60fps 影片,以及 1080p 最高 960fps 超慢鏡動作,以及作 150 張相片連續拍攝。前置相機則是 2,000 萬像素,比上代 1,600 萬像素有升級。

小米 POCO F7 Pro
F7 Pro 的屏幕解鎖加入超聲波指紋登入,透過 AI 協助,辨識會更快,同時就算屏幕有微濕,也可以成功解鎖。

POCO F7 Pro 跟 POCO F7 Ultra 的國際版,分別會有 12+256 及 16+ 512GB 版本,POCO F7 Pro 售價預購價為 449美元(折算 $3,491)及 499 美元(折算 $3,880);作為一款定為綜合實力出色的旗艦手機系列,POCO F7 Pro 以續航力為主打,POCO F7 Ultra 追求極致性能、攝影能力,為市場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選擇。

ZCOPE》最新影片

重塑黑科技定位・傳 Sony XPERIA 加入 Walkman 基因

0

經過幾年的滑鐵盧,Sony 的智能手機業務不敵國家隊,業內也多次盛傳 Sony 或會放棄手機業務,不過根據 Esato 論壇,知名爆料者 spektykeles 的消息,Sony 將於今年稍後時間推出 Xperia 1 VII,將會包括相機感光元件及長焦鏡頭模組上進行革新。不過 spektykeles 在另一貼子爆料,可能更值得關注,就是 Sony 可能會在今年重推 Xperia Walkman 音樂手機計劃⋯⋯

Xperia 1 VII 會支援 AI 嗎 ?

有機會在今年 5 月推出的 Sony Xperia 1 VII ,將會採用旗艦級 Snapdargon 8 Elite 處理器,並會針對相機的感光元件及長焦鏡頭模組作出升級, spektykeles 指新機的長焦鏡頭模組會改用 1/2 吋直徑的感光元件,較目前普遍使用的 1/3.5 吋感光元件大得多。不過,Sony 早幾年前就用過 1 吋感光元件推出過 Xperia Pro,部份內地品牌的旗艦手機,也早已使用 1 吋大小的感光元件,因此擔心 Sony Xperia 1 VII 在攝影能力方面或者未必能取得真正優勢。

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就是近年推出手機產品,都強調支援 AI 人功智能,例於 Samsung、Xiaomi 及 Honor 等品牌都會在手機都會加入包括 AI 修圖、AI 擴圖、即時語音翻譯及 Circle to Search 等。部分是 Google 提供的 AI 功能,Samsung 方面也會有自家的 AI 功能,未知 Sony 今次會否順應這個 AI 潮流,還是繼續另闢蹊徑呢 ? 

傳聞 Sony 將於今年稍後時間推出 Xperia 1 VII,並會在包括相機感光元件及長焦鏡頭模組上進行革新。(圖為去年推出的 Xperia 1 VI)
傳聞 Sony 將於今年稍後時間推出 Xperia 1 VII,並會在包括相機感光元件及長焦鏡頭模組上進行革新。(圖為去年推出的 Xperia 1 VI)

Walkman 手機回歸 ?

spektykeles 在另一篇貼文,提到 「Welcome back, Walkman」,並使用了 Sony Ericsson 的「liquid energy」標誌,讓不少人聯想到 Xperia Walkman 系列有可能復活。

Sony 於 Sony Ericsson 年代推出過數款 Walkman 手機

不過,根據資料,除了 Sony 於 Sony Ericsson 年代推出過數款 Walkman 手機後,日本音響品牌 Onkyo 亦於 2017 年已推出過 Granbeat DP-CMX1 音好手機;中國平民發燒耳機品牌水月雨,亦於 2024 推出 Moondrop MIAD-01 音樂手機,但兩款產品在市場上都未有很大迴響。所以分析普遍認為 Sony 並非真的要復刻 Xperia Walkman 智慧型手機,而是將目前手機的音樂 app 改名為「Walkman」,並加入更多調音 / 音場效果、等化器、Hi-Res 支援等專業音樂功能。

雙屏高效工作+娛樂小平板 超薄摺 OPPO Find N5 上手試

0
OPPO Find N5

在摺疊手機設計日益成熟的今天,OPPO 推出了 超薄摺疊 Find N5 手機,改變大家對摺機又重又厚的印象,藉其雙屏顯示、強大的性能和多功能的應用場景,令它變成一台隨身攜帶的小型平板和辦公裝置,真機亦拎到手試用一陣子,可以給大家全面的體驗報告。

OPPO Find N5

超薄摺機重量如常

大家對摺機有幾個印象,除了機身較厚,普遍亦較單屏手機重,OPPO Find N5 可以完全改變以上的觀感。機身在摺疊狀態下約厚 8.93mm,假如對比現今單屏幕手機,厚度其實差不多;但在展開之下,厚度除開一半只有 4.21mm,即時變得激薄,大約只比 USB-C 插孔厚多一點點,可謂是此機的最吸睛之處。機身重量 229g,比一般手機重 10-20g 左右,但考慮到此手機有前後幅屏幕需要用上 5,600mAh 電池,增加一點點重量實在是無可厚非。

旗艦 Android 規格

OPPO Find N5 用上今年最高階的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7 核心),提供 16GB + 512GB 儲存,配合了基於 Android 15 的 ColorOS,因此具備一系列現時常用的 AI 功能,如提供有 Gemini、Circle to Search,另外亦有翻譯軟件,讓用戶進行拍照翻譯、對話翻譯及同聲傳譯等等。

OPPO Find N5
在效能模式下,Antutu 得分為 211 萬分,效能屬中上級。
OPPO Find N5
可以使用 Google Circle to Search 功能。
OPPO Find N5
自家提供即時語音翻譯。

小平板分割應用

Find N5 顯示系統分有 8.12 吋的內屏和 6.62 吋的外屏,內屏展開後有2480 x 2248 解析度,峰值亮度達 2100nits, 外屏提供 2616 x 1140 解析度,峰值亮更高達 2450nits,足以考慮到在日光觀看。兩個屏幕面板均採用 AMOLED 面板,支援 120Hz 刷新率和 10.7 億色彩,同時支援高達 240Hz 的觸控採樣率,加强操作時的靈敏度。

內屏的大面積非常適合觀看處理文檔,支援 100% DCI-P3 和 sRGB 色域,提供了真實的色彩還原。用了 Find N5 幾日,大多數時間都以小平板方式使用,屏幕分割令工作上的配合明顯更加方便,例如一邊睇資料一邊記錄;有時使用如 Facebook 一類資訊量大的 app,亦都可以分兩個分割畫面,一邊開 Facebook,另一邊開啟其他社交媒體。

日常工作方便,可以在左側屏幕查看郵件,同時在右側屏幕編輯文檔;或者在上方瀏覽網頁,下方進行筆記。這種靈活的分割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別是對於需要頻繁在多個應用間切換的使用場景。如果可以配合小巧的外置摺疊式藍牙鍵盤,就算外地公幹也能夠輕鬆應對。

睇片娛樂在此手機上當然具有一定優勢,在 8″ 平板上睇片,雖然上下邊有勁粗框,但在高解像度及大面板幫助,電影在 16:9 比例時,畫面絕對比 6.9 吋的單屏手機更大,觀看電影時支援了 HDR10+的 Metadata 編碼,配合 Netflix 的 4K 計劃可以欣賞到 HDR10+,畫質及色彩度都有令人滿意的真實效果。

Find N5 主要功能集中在應用的場景上,例如加入遠端搜尋、存取、編輯和同步 Mac 上的檔案。 另外又可以在 iPhone 上下載 O+ Connect 應用程式,便可以在 Android 和 iPhone 之間分享檔案和照片。

三鏡頭影相測試

三鏡頭的攝影能力亦是用戶最關心的部分,今次 Find N5 的攝影系統支援多種專業拍攝模式,包括夜景模式、電影模式、XPAN 模式等,同時支援 4K@60fps 影片錄製和 HDR 影片拍攝。三組鏡頭均有 OIS 光學防震和先進的影像處理演算法,幫助提升畫質。

Find N5 的主廣角鏡為 50MP f/1.8,等效焦距為 23mm,配合 50MP f/2.7 光圈的長焦鏡頭,提供到由 23mm-70mm 的焦段。超廣角鏡提供f/2.2 光圈 116° 的 15mm 等效焦距。除了主鏡頭的三鏡之外,在內外屏幕上都各配備 8MP 自拍鏡頭,因此可供拍攝的鏡頭有多達 5 個。

AI 去除能力强

在測試鏡頭的同時,當然亦要試試手機的 AI 能力,例如在下圖中透過 AI 消除功能嘗試將整輛貨車去除。Find N5 的處理能力相當高,完成後保留了上方招牌,同時下方保留原有柵欄,同時擴展出原來貨車遮掩的紅色招牌,效果相當好。

與手機或平板電腦相比,Find N5 的優勢在於其便攜性和連接性。無論是在上班途中、咖啡廳或是飛機上,都能隨時享受大屏體驗,且支援 5G、Wi-Fi 7 等最新連接技術。能提供比手機更多的觀景內容,亦可以達到手機級的輕便效果。

best performance 2022

SPEC.

系統:ColorOS 15(基於 Android 15)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記憶體:16GB
儲存:512GB
屏幕:外屏 6.62” 2612×1140 120Hz DCI-P3 600nits AMOLED、內屏8.12” 2480×2248 120Hz DCI-P3 600nits AMOLED
鏡頭:8MP f/2.2 116° 2軸OIS超廣角鏡(等效焦距 15mm)、50MP f/1.8 EIS 2軸OIS 主鏡(等效焦距 23mm)、50MP f/2.7 OIS(等效焦距 70mm)、內外屏幕各有8MP f/2.4 91° 鏡頭
通訊網絡:nano SIM + nano SIM/eSIM
無線連接:Wi-Fi 7、Bluetooth v5.4、NFC
介面:USB Type-C 3.1 Gen 2
電池:5600mAh (80W有線充電、50W 無線充電)
防水防塵:IPX6+IPX8+IPX9
體積:160.87×74.42×8.93mm(摺疊模式)、160.87×147.58×4.21mm(展開模式)
重量:229g

售價:$11,999
網址:OPPO

ZCOPE》最新影片

雙體設計、自由升級・Acousture HSX1001 系列可換模組/腔體真無綫耳機

0

真無綫藍牙耳機面世多年,技術上已做到無壓縮高清音樂傳送,跟有線耳機的差距愈來愈少,而幾乎大部分智能手機,都已取消了耳機插頭,使用無線耳機似乎已是無法返回的事實。對音色有要求的用家,都想追求音色更佳、外觀更奢華的進階款式。

每隻 Acoustune 耳機分有聲音腔體模組,以及藍牙無綫模組組成。可以組合無綫或有線耳機使用。

Acoustune 擁有日本工匠的精巧工藝以及業界頂級的創新精神,正式發表首款可以調聲的模組化真無線 TWS 藍牙耳機系列:Acoustune HSX1001 !它首創可拆可換的藍牙無綫模組 + 聲學腔體模組雙體設計,當中「M:01 鋁金屬聲學腔體模組」內置品牌自家「第三代 Myrinx 動圈單元」,另外也可以選擇 「C:02 黃銅聲學腔體」 和 「M:02 有線連接模組」,也可更換組件連接耳機升級線,真正做到無綫、有線兩用,提供前所未有的靈活性、耐用性、可能性。

解決藍牙耳機痛點

Acoustune HSX1001 系列的模組升級設計,日後可以透過更換模組為耳機更換電池、升級藍牙版本和更換腔體,解決真無線藍牙耳機用上最多兩年就因為電池衰減而要更換的一大缺點,讓耳機持續發展。

聲音腔體有鋁製(右邊黑色)M:01, 以及升級購買的兼銅腔體(左邊金色)C:02。

傳統藍牙耳機因為要顧及無線接收電波的關係,腔體大都是以塑膠製作,影響音色表現。而 Acoustune 傳統上透過高品質的金屬材料來調校聲音,確保音質的卓越表現。HSX 系列也傳承這種設計,將無線接收模組與聲學腔體模組分體,打破藍牙耳機因阻礙無線接收而不能使用金屬外殼的限制。

隨 M:01 套件附送的聲學腔體模組「C:01」,採用鋁金屬外殼,具備堅固且輕巧的特性。經 CNC 加工及陽極處理,不僅美觀順滑,更與 Myrinx 動圈單元完美結合;而無線模組「M:01」則採用樹脂外殼,表面塗上皮革色澤,令耳機整體外觀更高檔,兼具卓越音質與可靠連接。

HSX1001 的升級腔體藍圖中,第一款登場就是黃銅「 C:02」 聲學腔體:外殼部分以黃銅製作,提升低頻下潛力,中頻資訊量更多,令聲音充滿溫暖飽滿的特色。外觀為盡量保留黃銅天然質感,特意加上防變色塗層,大大減少氧化對外觀的影響,保持亮麗色澤。

C:02 黃銅腔體可以令音色更溫暖飽滿。

無論是鋁製 M:01 還是黃銅製 C:01 ,當中使用的發聲單元,採用專屬研發、日本生產的「第三代 Myrinx 動圈單元」,10mm 動圈上的「Myrinx 膜片」由常用於人工皮膚及手術縫線的聚合物生物材料製成,能提供高解析度且動態範圍寬闊的聲音。此 Myrinx 動圈單元更特別為 TWS 度身修改,優化腔體體積及無線模組 DSP,令藍牙耳機都能播出高階有線耳機的音質。

可自行改裝的無線、有線雙模組

HSX 耳機系列雖然為 Acoustune 的藍牙耳機處女作,但實際上同廠於三年前已經成立副線「ANIMA」,藍牙耳機開發經驗豐富!HSX1001 首個無線模組 「M:01」 正是與 ANIMA 團隊合作開發,使用藍牙 5.4 制式,支援 LDAC 及 aptX Adaptive 等高清晰度編解碼器,未來更計劃支援 LE Audio。

Acoustune 並與  ANIMA 團隊共同研發機入軟件,用家亦可透過 ANIMA Studio APP手機應用程式,加入 專用介面,更易設定、更新韌體,並使用 Advent Voice 功能自訂不同風格的語音操作聲音,並可為耳機加入及購買不同語音提示。

Acoustune HSX 升級套裝件。
用附屬的螺絲批及螺絲,便可裝拆耳機模組。

如果對藍牙無線傳送的音質仍有戒心,可以將「M:01」 無線模組,更換成「M:02」有線連接模組。「M:02」外殼金屬部分以鋁合金製成,配以噴砂設計,不但能減低周邊共振對聲音影響,亦有效隔離來自單元的震動,讓發聲及訊號傳輸都可達至最穩定的狀態。模組採用 PentaconnEar 制式,確保堅固耐用,接點接觸亦更緊密。用家只要鬆開 HSX1001 三口螺絲,拆下藍牙模組,再裝上鎖上「M:02」有線連接模組,就能輕鬆將 HSX1001 變成有線耳機,加強耳機可玩性!

配件與售價

Acoustune 原裝全尸屬製耳機盒。
升級套件有並銅腔體、有線耳機模組,耳機線材不包括在內,但另購後可以放入 HSX 盒中。

Acoustune HSX1001 (M:01) 配備包括有與 HS 系列一脈相承的全黑塗裝的金屬耳機充電盒,頂蓋上更刻有品牌字樣。內部整齊擺放耳機充電盒、USB-Type C 充電線,矽膠耳塞盒更具磁吸力,可貼附在面蓋內側,宛如一件精緻的手作工藝品。售價 $3,780。 「C:02」 黃銅聲學腔體、「M:02」有線連接模組套裝,除了「C:02」、「M:02」本體以外,包裝内還有 2 組螺絲供有線連接模組使用、1 支專屬螺絲批、耳膠一組(S / M / L)。當然,裝著以上部件,亦是 Acoustune 誠意滿滿的鋁合金收納盒。售價 $2,280。

Spec.

C:01 單元 : 改良型第三代 Myrinx 動圈單元
M:01 藍牙版本 : Ver 5.4 / Class 2
M:01藍牙配置 : A2DP / AVRCP / HSP / HFP / SPP
M:01 支援編解碼器 : SBC / AAC / LDAC / aptX / aptX Adaptive / aptX Lossless
M:01 多點連接最高支援數目* : 2 部裝置
M:01 最大連接範圍 : 約 10 米
電池容量 : 耳機(每邊)50 mAh / 充電盒 350 mAh
充電時間 : 耳機約 1.5 小時;充電盒約 2 小時
連續播放時間 : 約 15 小時
連續通話時間 : 約 9 小時
重量 : 9g
跟機配件 : 金屬便攜盒 / 金屬充電盒、USB Type-C 充電纜、矽膠耳塞(S/M/L)、雙翼形矽膠耳塞(S/M/L)、使用手冊/保養證
售價 : $3,780

C:02 單元 : 改良型第三代 Myrinx 動圈單元
M:02 連接方式 : PentaconnEar
重量 : 約 10g(C:02)、約 2.5g (M:02)
套裝跟機配件 : 螺絲兩組、螺絲批、矽膠耳塞(S/M/L)、使用手冊/保養證
加購 C:02 & M:02 套裝:$2,280

查詢:Soundwave (2771 8209)
https://soundwaveaudi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