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Canon EOS R5 高階無反相機, Sony 今日正式發全新旗艦級 Alpha 相機,不過有別於大家估計是 A9 III ,而是比 A9 系列更高定位的全新 A1 系列,其機能不只是旗艦級數,稱上是神級也不為過。

簡單總結, A1 做到了同時結合高解像,以及高速拍攝兩大基本元素,擁有接近 A7R IV 的 5,000 萬像素解像度,以及比 A9 II 更快的每秒 30 幀全片幅拍攝,不用受機能限制而犧牲其中一方。 A1 同時也做到了最多 30 分鐘的 8K 30P ,或 4K 120P 拍片,機身內部有被動式散熱系統,不計 EOS R5 只是在規格上有 8K 拍片選項, 今次 A1 是真正首部可以實拍的 8K 的拍片相機。


如果有試過 A9 II 的 20fps 高速拍攝,針對運動、藝術表演或者動物生態拍攝,都了解到高速連拍能增加拍攝成功率,可惜 A9 II 只有 2,420 萬像素,專業印刷品或廣告拍攝未必足夠,也同時讓攝影師缺乏「裁相」的彈性。也算是這部旗艦的致命傷,對畫質有高要求的,寧可選擇高解像度的 A7R IV。

今次 A1 的解像度比 A9 II 提升一倍,拍攝幀數也提升 50% 到 30fps ,可以同時擁有高解像和高速拍攝特點,為此對焦系統也要配合加強, A1 自動對焦每秒 AF/AE 計算,已經由 A9 II 的 60fps ,提升一倍到 120fps,可以達至即時追縱對焦,更細緻的動作變化都能夠捕足。
A1 拍攝也會像 A9 II 一樣,使用電子快門,因此也可做出取景零中斷時間 ( Blackout-free ),而 EVF 電子觀景器,每秒也提升到最高 240fps ,解像度達 944 萬像素的 1.6cm OLED 螢幕。而 A9 II 只有 1.3cm 368 萬點、 120fps 電子觀照器,兩者分別甚大。
Eye AF 進化到可對雀鳥

今次 A1 升級除了感光元件外,影像處理器也使用新的 BIONZ XR,是 A7S III 後第二部使用 BIONZ XR 的 Alpha 相機,效能比 BIONZ X 強 8 倍,可處理的影像數據量大增,除了對焦速度外,對焦點範圍,也增加至 759 點相位檢測( Phase Detection )、覆蓋 92% 範圍,比 A9 II 的 693 點更廣。當中 425 點對比偵測 ( Contrast AF ),則兩部相機相同。

新的自動對焦系統,跟 A9 II 一樣,有即時自動對焦,也有左右眼眼部對焦選擇,也可以針對動物眼部進行 Eye AF 自動對焦,而今次改良,是可以對應到雀鳥眼睛的 Eye AF ,雀鳥眼睛一般比較細,移動也會比一般動物快,要成功追焦的確好不容易。而動物對焦部分也加強,就算動物被拍時,頭部大幅扭動,甚至擰了頭,也可以成功對焦。對於器材先決的一班「打雀」拍友來說,單單這點已夠吸引力叫大家課金。
真 8K 30P 錄影實現
Sony A1 的另一大賣點,就是 Sony 第一部消費市場向的 8K 攝錄裝置,雖然首部 8K 相機的稱號,去年已被 Canon EOS R5 所奪,但 Canon 方面也承認, R5 的 8K 拍片功能,基本上只算紙上談兵,散熱問題導至 R5 的 8K 拍片時間,只有幾分鐘。今次 Sony 就表示 A1 的 8K 30P 拍片,色深有 4:2:0 10-bit 、 BT.2100 色域,機身內部有如 A7S III 一樣內置包圍式散熱片,將 CMOS 拍攝產生熱力,傳到機背位置散掉,令此機可以有最多 30 分鐘拍攝時間。 8K 30P 以外,也可以拍攝 4K 120P 10-bit 影片,確保流暢度。
4K 拍攝下, Super 35 模式會以 5.8K 解像度,即 5760 x 3240 拍攝,比 4K 原來拍攝檔案數據多 2.3 倍,令到輸出的 4K 影片細節更加多,更加清楚。格式方面,拍攝除了可選 10-bit 4:2:0 色深外, 4K 也選擇 10-bit 4:2:2 色深,存檔格式有 MPEG-HECVC / H.265 codec ,影片的壓縮失真會進一步減少。而今次 A1 無論是拍片或攝影工作, Eye AF 都可以即時追焦。而機身的 5 軸機械式防手震,也會在影相和拍攝 4K 片時起作用。不過 8K 拍片暫時就用不到主動式防震系統。

當然,前面提到 A1 用上新的 BIONZ XR 圖像處理器,自然也和 A7S III 一樣,可以使用新的操作介面軟件。但令人驚訝的是,A1 使用的機身顯示屏,就只是舊款 Sony 相機使用的上下背揭式,而非 A7S III 的向左 180 度旋轉。重度拍片的人手, A9 III 可能方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