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公布《香港智慧城巿藍圖 2.0 》,作為三年前《香港智慧城巿藍圖》的延續,措施仍然圍繞六大主題,包括: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藍圖 2.0 》中超過 130 項措施,有大部分屬當年提出卻未開始和尚未完成的項目,如遙距繳費停車收費錶及專線小巴實時到站資訊系統,也納入這 130 項之內。
原有的《藍圖》實際已完成或按階段完成的只有 40 多項,例如「轉數快」、增設免費公共 Wi-Fi 熱點,以及「智方便」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在《藍圖 2.0 》內的新措施則有逾 60 項,如:交通數據分析系統,改善交通管理和提升效率;設立智慧交通基金,推動與車輛相關的創科研究及應用;研究使用遙距醫療、視像及遙距診療;推出「智慧廁所」試驗計畫和研究在公廁應用科技;利用物聯網技術等改善防治蟲鼠工作; 實行「中學 IT 創新實驗室」計畫;開發電子資料呈交及處理系統處理建築圖則;要求強制性公積金計畫管理局開發「積金易」平台等等。
智慧鄉村先導計畫
在《藍圖 2.0 》中還提出智慧鄉村先導計畫,目標是探討利用科技解決鄉郊或較偏遠地區居民日常生活面對的問題。計畫沒有詳盡解說,只簡單列出構思在鄉公所設置相關設施及使用電子付款,為長者提供遙距醫療服務;提供 Wi-Fi 服務,提升電訊覆蓋率及能力,偵察非法傾倒、野生動物及水浸,以及加強鄉村保安;在某些路段利用智能交通系統改善路面情況;利用機械人及人工智能協助提早偵測郊野公園山火。
政府改造鄉村,倒是個有趣的想法。在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持續未解決之時,為鄉郊引入的智慧項目以提升鄉郊居民的生活質素為主,當鄉村環境愈見改善,根深蒂固且不公平的鄉郊狀況將更難被改動。
當然,部分智慧鄉郊措施也非壞事,如偵察非法傾倒、及早偵測郊野公園山火等都值得推崇。只是目前,更應利用科技協助好好探討如何有效善用鄉郊大幅領土,解決香港一直未解決的住屋問題,定必比填海取地更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