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開發的數碼個人身份認證服務「智方便」將在明日( 12 月 30 日)推出,趕在承諾的 2020 年底前如期啟用。市民登記後可利用「智方便」流動程式登入特區政府的電子服務,甚至具備數碼簽署功能,毋須再用電子證書認證。初期這平台可用 20 多個常用政府及公用事業服務,包括稅務易、續期駕駛執照等,日後甚至可經此登入電子針咭系統,預約和記錄注射武漢肺炎疫苗。
特區政府在 2017 年提出構思,當時稱作數碼個人身分( eID )。 2019 年招標開發平台,由三間中國公司投得,分別平安科技、揚科集團和雄帝科技。創科局局長薛永恒指出,開發成本 6,000 萬港元,「智方便」目標推動智慧政府,以至社會數碼轉型。此平台除提供電子政府的登入認證,還支援私營機構的網上服務身分認證,亦即取代傳統的帳戶和密碼方式登入網上服務。
用戶開啟「智方便」流動程式,通過電話上的生物識別,登入平台所支援的政府網上服務。網站服務則用流程動式掃瞄熒幕顯示的二維條碼來驗證。
推出初期用戶可用「智方便」登入 20 多個政府服務,包括報稅的稅務易、運輸署續領人牌和車牌、房委會的房署資訊通、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地址更改服務等。經「智方便」可用的非政府服務現時只有公共機構,如中電的流動程式、港燈的網上通,以及煤氣的網上客戶中心。
薛永恒稱,預計明年可增至 110 個服務,主要為電子政府服務,如醫健通。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補充,去年與數碼港和科學園合作沙盒計畫,讓金融服務公司試用智方便作用戶身分認證,有 180 間公司參與測試,預計明年上半年將有銀行支援,包括虛擬銀行。明年初將沙盒計畫擴展至 IT 界,由業界協助各行業在建網上平台時,可加入智方便的 API 提供身分認證。
智方便由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開發及管理,具備四個功能:
- 身份認證(例如登入網上服務);
- 自動填寫表格(例如地址、聯絡電話和電郵);
- 個人化提示(例如帳單到期提示);
- 數碼簽署(根據《電子交易條例》(第 553 章)提供具法律效力的數碼簽署功能,處理法定文件及程序)。
市民登記智方便需要三個條件:
- 11 歲以上
- 持有香港身份證
- 具備生物識別認證智能電話,如容貌或指紋認證
登記途徑有三個:
- 智方便程式登記:需要用從多角度拍攝身分證,之後根據指示做指定動作自拍,驗明真身。
- 自助登記站:設在 121 間郵政局,用戶將身分證插入讀卡槽,不過亦要在鏡頭前拍照,驗證真人。
- 登記服務櫃位或流動登記隊:由職員協助登記,毋須拍照證實身分。
如市民要用數碼簽署功能,便要到自助登記站或登記服務櫃位升級至「智方便+ 」服務。薛永恒強調,經程式和自助登記站登記的拍攝身分證和自拍照,只為核實身分,通過入境事務處的電腦系統驗證後便立即刪除,不會儲於系統內。至於登記時提供的其他個人資料亦只供智方便系統作用戶管理。用戶資料會加密儲存於政府數據中心設施內。
他又稱,在制定智方便系統設計及使用過程中, OGCIO 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的意見,以及聘請獨立第三方個人私隱影響評估及資訊科技保安審計,包括數據存儲、網絡通訊、用戶管理和應用系統的安全。系統亦按國際標準 ISO 27001 的資訊保安和 ISO 27701 的私隱管理認證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