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已頒布了行政長官 2017 年施政報告,內有香港未來五年發展方針。本文將就創新、科技、教育和 STEM 的方向,邀請了一位專家及家長發表意見,讓讀者能從更多角度看施政報告的要點。
eKids 首先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分享,他本身也是中大的創新科技中心主任,及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教授,並一直致力研究各項科技政策,對環球經濟發展及政府架構都有一定的理解。
從架構剖析 香港創新瓶頸
現時社會創新時所遭遇的問題,主要是體制上沒有創新。黃教授所指的體制是法律、人才培訓、社會意識等的各方整體配合。
他以大家熟悉的法律為比喻,當創新後往往會申請專利,而其中部分就可能與現有專利有所衝突,結果將有機會出現大量訴訟。然而科技往往會涉及其他領域專業,如生物科學發展,就需有熟悉科技、生物、法律的專才,這只是體制其中一部分。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體制需共同創新
黃教授進一步說明,任何創新容易涉及多個不同層面及範疇,以現實生活為例,網絡生活與現實生活往往有多個尺度,究竟當中要如何取捨?他舉例指出如阿里巴巴的光棍節,很多時傳媒或該公司都指出當日利益增長可觀,但背後有多少退貨和銷售問題,在國內消費者均無法上訴,但同一情況下,香港就有消費者委員會作監管,這就是體制為巿民帶來的保護,那如何能用法律及制度保障巿民呢?
以上述多項事例就可讓大家明白,創新會涉及經濟增長、法律知識、創新科技等範疇。亦因此,當創新要出現,也需要連帶相關的事物推動,也就是體制上的創新,而原則和底線應是保護巿民為基準。他強調重點是不能單以推動創新為單一目標,忽略整體提升,政府應主動審視環境,因時制宜全面提升民眾整體知識及意識。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三項創新關注點
幸而,是次的施政報告,就有相關的三項重點推出,其一是行政長官將親自帶領「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與過往不同,不再只是高級官員所組成,是真正直接由上而下的督促兼促進。其次是會運用效率促進組( Efficiency unit )監督各局,並將之設立在創新科技局下,意味會運用創新科技解決過往問題。第三是香港研發總開支與本地生產總值,政府大膽直接作出承諾,在未來五年把比率倍增至 1.5% ,是一個真正明確指標。相關延伸,施政報告提及將香港公私營機構研發開支比例由 55:45 ,期望扭轉至私營比公營多,也將是一項明確目標,相信均有助推動創新在香港落實推行。
顧及科研上中下游
黃教授明言,他十分同意是次報告提出的多個要點,惟報告尚缺很多細節,以下他再補充一些對科技及教育的意見。
就科研而言,施政報告提出預留 100 億給予大學,會對科研有一定幫助。不過,撥款以大學研究教資會專責小組( UGC )為主,當中沒有進一步具體安排,有可能最終會將資金集中在中上游的研究,而忽略本地中下游實質工作的工業界和相關執行者。他建議 UGC 及創新科技署以上成立一個組織監察撥款,有助平均推動香港上中下游全盤的發展,將研究所得能真正推行,才是得物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