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 Computex 返來喇!

    Lawrence
    Lawrence
    《PCM》創刊編輯, 見證電腦由 Monochrome 到 3D,9.6Kbps 撥號到 5G 無線上網年代,DIY、攝影、影音、手機樣樣啱玩。

    差不多十年時間沒有親身去過台北的 Computex,雖說這是全球三大科技展之一,但是因為過去好幾年的 Computex 自從沒有了 AMD 的參與,Intel 也變得像沒有了靈魂一樣,推出新的處理器平台變成例行公事,強調效能快了多少,耗能好了多少。但對消費者而言,少少的更新,對個人電腦的設計和功能影響不大,而在實際應用上,又沒有新的軟件應用要求超強效能的個人電腦,用戶沒有了大的升級誘因……加上流動互聯網應用的崛起,整個 PC 產業走上好幾年下波,Computex 也難找到新亮點。
    不過,自從電競產業近年興起,將 PC 包裝成高級消費品,像超級跑車、發燒音響一 樣,面對的市場雖然細,但產品銀碼卻不得了,廠商的利潤空間也有所增加,所以好多有參與電競產業的電腦品牌,近年都不惜功本,甚至不將貨價當成一回事,只要能夠吸引到發燒友,無論是如何天價都會有捧場客。結果,不單是 PC 產業鏈下遊的 PC 和周邊品牌,就連上遊的處理器平台,今年都開始重新出發,推出發燒級 PC 平台,將來要砌一台極級的電競電腦,隨時要十萬港元水平。

    18 核處理器絕非駭人

    很久都未有見過 Intel 和 AMD 在 Computex 上較量的場景, 今年 AMD 推出 Ryzen 處理器,性價比之高令 Intel 也要重新審視其處理器策略,結果,造就了 18 核心的 Core i9 處理器,成為今年 Computex 的主角,而 AMD 都有 Ryzen 的頂級型號,16 核心的 Ryzen Threadripper,兩款處理器都是針對發燒級電競市場,預備為 4K VR 和個人電腦實現 IA 人工智能鋪路。
    過去幾年,個人電腦的效能提升不明顯,其實原因是和我們日常用電腦做的工作,主要都是上網,最多就是處理高清影片編輯等等,這些工作,我們拿一台全新規格的 PC 和一台幾年前舊機比較,如果純以實際的應用表現比較,相信相距不會太遠,最多教用戶換隻 SSD,舊電腦又可能夠用多幾年。
    不過,如果你有觀看新聞,都知道 Alpha Go 以人工智能連蠃世界棋手。又在 Google I/O 上看見更多使用人工智能的網上服務,這一點是很需要快的處理 器支持。早前《PCM》試用過 的連拍王相機,拍攝一陣就製造出大量相片,需要用電腦處理和選擇,還有是 4K 拍片和編輯已經是相機甚至手機必然做到的工作,而要用電腦來編輯。種種的應用告訴我們,幾年前的電腦運算能力,在今後的應用環境,似乎有機會顯得不足,個人電腦平台需要有全面更新的準備。

    再現電腦換機潮

    今日 Computex 上看見的 18 核心處理器可能只是服務電競玩家,又或者有高度多媒體處理工作需要的用戶支持。但好快連一般 PC 用戶,都會需要更新更高效能的電腦,以應付日常要 處理人工智能、話音辨識,以及 4K 影片編輯的需要。Intel 和 AMD 選擇在 Computex 上發表全新高階處理器,令 Computex 再度成為 PC 產業舞台,顯現了一個趨勢,就是 PC 將會再次被受重視起來,始終手機產品是數碼內容的消耗者,而電腦才是數碼內容的製造工具,缺一不可。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