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是指由於人的力量受先天所限,事情結果早已註定,靠個人意志或努力難以改變。就如課程改革,或受限於官方指引,或需妥協於氛圍環境,林林總總,難以作出突破;然而最近有老師們沒有被框框枷鎖,成功打破常規,以一年時間籌劃出全新課程,一口氣全面推動六級的小學課程改革。
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大刀闊斧之舉,學界難得一見;與之相類似題材,已是 2018 年另一小學所推行的 Maker 課堂,但當時也只是在小四至小六進行改革。數年過去, STEM 推廣所面對的問題仍然眾多;就算是 2016 年及 2020 年,教育局有推出相關報告及指引,只是每間學校因應校情,推行進度差異極大。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一改學界公認慣例,早前分享一項名為「廿一世紀教室」的課程編排,一年一次推動六級課程設計綱要,魄力驚人。
一次過推動六級課程
該校的英文科主任、電子學習組組長及廿一世紀教室課程統籌李偉銘老師憶述籌備經歷,他個人一直以來關注學生學習經歷,過往亦致力推動多項教學改變,校長及其他老師近年來也體會到改變產生的正面成效。而因應疫情中稍有緩和,他藉此向學校提出「廿一世紀教室」概念,將 STEM 和創新結合成新科目課堂內容,編排上有刪減原有的一節電腦課及增加一節課,合共每周兩節課。核心特色是以每學年為單位進行專題式探究學習,而每專題會緊扣至少四個關鍵學科知識,進而推展六大學習範疇能力,分別是協作、溝通、資訊科技、真實性、知識和資訊科技,並以資料搜集及說明達成教育目的。
細緻緊扣每科所學
以上鋪排,看似簡單,若有留意過往本刊報道,甚至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從筆者細看文件內容資料所理解,確認其細緻度既高且全面。以初小為例,小學生因應需了解自身和環境的關連,小一主題是「童創美好社區」,小二主題是「動物夢想家園」,由自身到社區再升級至周遭的動物,故此編排上是讓小一學生熟悉新環境及主題,並且動手以積木方式做真實立體模型,類似砌積木方式掌握概念;當小一學生有一定使用電腦能力後,小二會將主題轉作與動物的關係,並運用 《CoSpaces》 軟件製作立體模型。設計上,各項主題所涉及的四個科目知識環環緊扣。
評估在學習範疇按程度進行
課程上更是落實橫向及縱向發展,務求做到學習主題逐步深化,正是課程階梯的編排。除了架構全面外,所涉及老師人數亦多,約有二十位教師參與,近乎是全校三分一。李老師亦期望借本刊表達感謝,畢竟能全面成功推動改革,實有乃校長、副校長和各位老師的支持。校長在校內及校外經常擔當講解及溝通,副校長處理協調全校教師課堂調動;更重要的是課程內容,非一人可完成,故此六級六本主題教材由各科老師共同撰寫合力完成,而他個人是因應有課程統籌背景,擔任內容調動和階梯編排,工作多是整合協商,尤其是訂定六項學習程度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整項計劃無需訂定分數,大多以口頭報告為主,既符合學生能力,也能減低師生們負擔。
另一位同校的資優教育組組長胡潔珊老師,對此也有很深感受,她坦言教學生涯逾十多年,並沒有一次推動六級課程的經驗,無論校內及校外有不少老師意見均認為是不可能
的任務,而且她也曾有擔心和憂心,但李老師就總會向大家微笑說︰「我們學校可以」,而且他也一如承諾擔任包底工作,結果教材逐漸成形,事實是老師們由今年開學初至今也能如期落實細節,更重要觀察到學生有如期的成長,確感到欣慰。說到底,「廿一世紀教室」的實務性高,確實是學界裡的高質素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