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是一個有意義的經歷,緣於在「賽馬會運算思維頒發嘉許禮」上注意到鄭婉婷老師,經初步淺談後得知該校的主題式教學成績出眾,並與 STEM 和發展「思維」學習有連繫,其後歷經兩次採訪理解到該校的主題式教學有助拓展思維訓練和學習,以下會一連兩期與大家分享。
全球科技教育因應提倡發展 STEM ,當中提及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英文簡稱 CT ,中文譯為運算思維或計算思維)。很多人只會以簡寫四字簡單理解 STEM ,但細看要意,其實內裡是期望能推動「思維」發展。此類教學難點是無法單以被動式學習學會,有學校以類似鏡像機制重塑學習歷程,致力培養 21 世紀所需技能的人才。
反思主題式教學歷程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為了讓學生發展各項能力,以「多」角度方式培養思維發展,並將之加入各科課題和主題活動中。李瑞娟副校長憶述學校發展歷程,學校在十多前已有舉辦主題式教學,但她笑言教學確實需要不停改進,現在回看過往的學習效果猶如剪貼簿,學生只是將二手資料放入功課內,但學生未能以第一身參與較缺乏學習經歷。及至學校的教學團隊前往其他學校觀摩,瞭解到學生主導和被動參與的學習分別,事實是讓學生主動學習更能帶動學習效益,故決心展開多樣性由學生主導的主題教學。
從遊戲裡鍛煉思維發展
李副校續講解,學校以「大富翁」遊戲作為學生主導的主題式學習,成效明顯。因應學生天生愛玩樂,教學團隊將遊戲設計融入四個學科,分別有中、英、數和價值教育,首先是遊玩帶來經歷和體驗,然後學生需將遊戲內容轉換成其他場景,例如把街道轉換為課室,當中學生需運用中文撰寫規則,就能從中掌握說明及描寫技巧;接著用英文翻譯,而遊戲過程本身有數學計算和運用。至於價值教育上,以學校的宗教背景,當學生成為大富翁後,會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幫助弱勢的一群。整項活動,從玩樂開始引發思
維及知識運用,再經由設計進行反思,這正是思維的鍛煉和發展。
影片‧ 活動重複鞏固
繼大富翁學習效果理想後,緊接再發展了兩項主題教學,其中之一是電影,當中亦配合光影流聲室和 VR Room ,讓學生快速體驗內容和科學。原因是近年學生的注意力從文字轉移至影片,故此能將影片的注意力融入各級課程中會是教學挑戰。有趣的是該校有逾廿位教師在課後進修電影課,學習拍攝製作和影片剖析,再從影片內容設計學習歷程,例如觀賞影片後,讓學生以中英文敍事說明,如此一來,對學生來說,撰文變得簡單,畢竟不用再憑空揣測。
筆者當日亦獲邀觀賞《歲月神偷》,吳麗麗主任在影片切換鏡頭時,以角色的角度向在場參與者互動發問,片段裡有夫妻、母子、兄弟等情節,均適合作價值教育探討。另外,學校過往也有選擇卡通動畫影片,並讓學生佩戴 VR ,學生能從 VR 中得到不一樣的體驗。李副校憶述,曾有一幕短片在流聲室播放時,學生們還有說有笑,但運用 VR 後,有同學因應其中一幕是全黑畫面,完全置身於全黑環境,繼而嚇得有淚光,印證適當運用科技,能讓學生可更快投入體驗。
四步實現學習循環
另一個貼近生活的主題是「茶餐廳」,該校教學團隊認真,由師生合力籌劃了 《ByeBye 茶餐廳》 的 20 分鐘短片。此外,茶餐廳亦是主題活動周內容,高年級學生會先瞭解茶餐廳的歷史、餐牌等內容,接著各班將分組組成「我心目中的茶餐廳」活動,方式與大富翁類似,而另一方面亦讓低年級學生參與。跨科的學習方式進一步擴大,既運用常識及資料搜集,也需運用視覺藝術設計,而電腦科就用了 App Inventor 編寫《電子點餐》App 。
上述三個主題教學內容,以觸發學生經歷而提升學習動機,正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此外,細思當中亦可注意到,思維發展歷程有環繞 「to play, to think, to make/write, to reflect」 的步伐,異曲同工帶動了數次學生思維訓練。或許正是因教學初心一致,畢竟學習可通過鏡像機制進行觀察、模仿和內化。此外,正如容偉鴻校長所言,良好的學校文化是老師推動學生,而學生亦推動老師;達到教有所成,學有所成,樂有所成,正是學校致力發展的方向。下期我們再看看該校結合電腦科的運算思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