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香港教育界專家分享 STEM×生活

    cHLoe
    cHLoe
    ・仍相信科技是讓人進步 ・喜愛拍攝,上鏡極不自然 ・特別關注科技教育 ・熱愛了解藝術上的科技應用 ・大部分時間天然呆

    教育局陸續向中小學發放 STEM 津貼,但由於沒有明確指引,不少學校和家長對各方面仍充滿疑問。早前 iSTEM 教育協會及香港才能教育研究會聯合舉辦「STEM 教育會議暨成果展分享會」,目的就是向公眾推廣 STEM 及解答相關疑問。
    許多學校和家長未能掌握教 STEM,原因之一是不理解其相關觀念,認為高科技才與 STEM 相關,日常生活無法與學習接軌。
    iSTEM 教育協會致力推廣 STEM 教育,當中主要成員為老師,也有教育界的相關人士,早前一眾專業人士以不同角度講解 STEM。Donald Hung 是 iSTEM 的幹事,早前就在分享內,拆解 STEM 的重要概念-運算思維。其實要明白此觀念,就能輕鬆用 STEM 於各方面的思考。

    運算思維的4個步驟。
    運算思維的4個步驟。

    甚麼是 STEM 的運算思維?

    首先我們要了解 STEM 之中蘊藏著哪些運算思維,才能有效地在生活中找出有關 STEM 的例子。原來 STEM 處理問題的運算思維主要可分為 4 個步驟,分別是拆解問題、找出規律、歸納重點及設計方法。如果遇到複雜的問題,可把它拆解成多個小問題去處理,然後分析問題與過往曾遇過的問題相似之處,藉以預測當中的規律。找到其規律後,便從中找出導致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最後設計出可以解決類似問題及能夠重複執行的方法。

    外國 STEM 混合發展

    STEM 可以在生活中許多情況下實踐,Donald 分享了幾個不同的例子。例如課堂裡,使用 mBot 的循線導向機械車,實際上於在日常生活經常出現,情況等同物流公司內,機械車用作分發貨物到不同的送貨地區。此外,日本豐田近期於餐廳內製作出自動排隊椅,這些椅安裝了重量感應裝置,當排頭位的坐椅感應到客人離開,就會自動移到隊尾,格外體貼老人家及有特殊需要人士。
    [row][double_paragraph]

    日本豐田的自動排隊機械人,運用STEM運算思維,觀代類似mbot、Arduino的 循跡機械人。
    日本豐田的自動排隊機械人,運用 STEM 運算思維,觀代類似 mbot、Arduino 的循跡機械人。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德國的物流公司貨物自動派送,也運用STEM運算思維。
    德國的物流公司貨物自動派送,也運用 STEM 運算思維。

    [/double_paragraph] [/row]

    香港社區藏 STEM

    還有一個例子是泳池裡的滑水梯,當中的原理會在哪些地方使用呢?原來行山所見的引水道,以及日本著名的流水麵,也是運用到滑梯相關的力學原理。
    Donald 再次指出有關 STEM 的例子在生活中無所不在,他提到香港的公園,大部分的遊樂設施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資源和例子,例如計算面積公園的面積比例、滑梯的力學設計工程和科學、平衡木的涉及數學平行觀念、點線面攀登架可用科技來設計等。事實上,全港有三十多個特色的主題公園,可以讓小朋友邊玩邊學習,只是大家日常較少接觸及理解當中的相關概念而已。他續說,由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梳洗和換衣服等出門口前所做的步驟,已經算是 STEM 的一種了,只要以從多角度看,就能發掘到更多身邊的 STEM 元素。
    [row][double_paragraph]

    滑梯在泳池使用,便能為使用者帶來更涼快的感覺。
    滑梯在泳池使用,便能為使用者帶來更涼快的感覺。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平常我們行山所見的引水,也用上同樣的原理。
    平常我們行山所見的引水,也用上同樣的原理。

    [/double_paragraph] [/row]

    用引導方法教 STEM

    提及到那麼多例子,與 STEM 教學有甚麼直接關係呢?Donald 指出,無論大人或小朋友都喜歡玩樂多於上班上學,從玩樂中學習能輕易加深對該事情的記憶,如果 STEM 在學校教學上有趣,學生就不會把它當成一般沉悶的學科看待。目前香港的 STEM 常見用 mBot、Arduino 等教材,除了能成將所學製作成具體的功課或成品外,能引導學生透過整個協作過程,讓他們發揮創意去處理問題,讓學生與身邊的同學和老師相處,才是箇中重要的元素。不過,若能進一步透過 STEM 為學生們帶出在日常的思考模式,運用到 STEM 中的運算思維在生活上實踐,才是真正終生受用。他表示無論老師在教室內教 STEM, 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讓 STEM 融入生活去學習,讓 STEM 成為「Strong at Thinking, Energy to Make」,以身教方式展示邏輯思維,將會對學生有更大的幫助。

    細心觀察,香港公園到處有很多 STEM 的「教材」。
    細心觀察,香港公園到處有很多 STEM 的「教材」。

    學界 STEM 舉隅

    當日也有從事 STEM 教育多年的學校分享。青年書院的張德輝老師就以該校的教育為例,指出該校早年一直致力 ICT 教育,當中已包含各項 STEM 元素,包括全息影象 DIY、分子雪糕製作、水耕活動和滑翔機大賽等,均與 STEM 有關。在學校裡,3D 體打印及 Arduino 編程已加入課程中,而無人機和機械人等則歸類做課後活動。最重要是 STEM 在學校裡獲得的老師們的支持,能跨科協作,他以該校的家政科和話劇為例,只要細心思考就能將 STEM 元素混入其中作教學。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