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對科技教育卻步的原因,是新科技往往夾著新概念,不易理解且售價高昂。只是適用於大眾的科技會因應社會及巿場需求價格逐漸普及,部分更會因應時代而更為易用。「香港翻轉學會」正是一群志同道同的教師,運用普及的科技融入教育,從而分享教育法及教育所製作的內容。
香港真光中學資訊科技科科主任夏志雄( 簡稱夏 Sir ),因應對教育研究應用的興趣,數年前與一群志同道合老師成立了香港翻轉學會(簡稱翻轉學會)。今次他就用了 TPACK 教學法,向讀者們解釋科技於教育上的強大創新意義,他解釋當中主要有三個元素,分別是科技( T )×教學法( P )×內容( C ),若三者以對等情況出現,緊密融合就是最理想的教學境界,而目前翻轉學會的成員分享方式較多是 TPK 及 TCK 的元素。
何謂 TPACK?
TPACK 全名是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中間 A 是 And 的意思,由 Mishra 與 Koehler 於 2006 年建立的概念架構。他們所提倡的是教師應具備學科專門領域內容知識( Content Knowledge )與專業教學知識( Pedagogy Knowledge ),並擁有應用科技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能力( Technology Knowledge )。三個範疇中會交互發展出不同能力,而最理想是具備完全結合的能力。
TPACK: https://tpack.org
自製數學教具
夏Sir指出,近年立體打印價格大幅下降至千元,加上技術普及,他在過往兩年,利用打印機編製了大量數學教具。他指出很多學生對抽象的數學概念難以掌握,例如生擅長直接的加減法,但當要學習負負得正進階的數學概念時就較難掌握。
傳統學習往往會運用背誦和大量操練,讓學生慢慢逐漸學習(但不見得適用於每位學生)。新方法是製作了黑白色半形道具,正數是白色,負數是黑色,當一正一負組合代表抵銷,學習概念就變得簡單。他補充任何教育法都難以令所有學生學會所需的學習概念,但當教師在課堂上增加各類型活動式的學習方法,確實能有效提高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