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帶動多元發展
上述的新聞,不難從中看到一些方向。 STEM 教育讓青少年有多元發展,不止在傳統的學術上,更重視在實際應用層面,並且不止是紙上談兵,設計上與生活和環境連結能有最大效果。同時,有不少計劃為女性設計,以下是近期一項活動,正可講解此兩方面的發展。
早前美國女童軍就公布,發展 23 個含 STEM 元素的新專章,開宗名義期望童軍能擁有 STEM 思維,務求發展出個人解難力,進而增加相關人際網絡,甚至是發展成為職業。因此,他們發現了三項目標( Journeys ),分別是工程任務、程式員任務和戶外 STEM 任務。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女童軍組織:http://www.girlscouts.org
結合環境元素
三項任務與上述新聞有一定關連,當中清理海洋計劃與機器海龜均與環境息息相關, STEM 不只是在室內的模型機械人,在理解日常生活問題後,它可發展為與生活環境結合的技術。細項女童軍裡的 Journeys 發展,當中的新專章也正是如此,既有機械人程程式發展,也有戶外環境的科學元素,如動物習性( Animal Habitats )、天氣( Sky )、水( Water )等,值得大家關注。
致力培育女性
另一個方向是為女性設計的 STEM 正加緊推行。傳統數理科學科技多與男性有關,發展至今令很多課程設計以男性角度出發。《 How Girl Scout STEM Programs Benefit Girls 》一文就指出,有 74% 女學生期望於將來有更多 STEM 學習機會,畢竟女性也十分善於組織、細心發掘和擔任領導,因此該文指出可從多方面培育,例如成人應予以更多情感支持、提供更多 STEM 元素學習和接觸機會、協助發展 STEM 能力、致力建立其 STEM 信心發展和動機發展等。加強培育女性 STEM 人才,既能促進兩性平等,且增加國家科技發展的競爭力。
Girls Who Code:https://girlswhocode.com
從小孕育 STEM 素養
歐美之外,澳洲也十分重視從小培育 STEM 能力,早前就撥款 600 萬澳元(約 3,600 萬港元)予學前教育培養 STEM。相信不少人會對幼教的 STEM 需要性表示懷疑,該撥款由坎培拉大學( University of Canberra )所組織的 Early Learning STEM Australia ( ELSA )負責。將會以 Apps 形式,引領相關人士提升幼兒對 STEM 元素的玩樂興趣。換句說話,旨在提升他們的好奇心,如以戲劇方式帶領學生有實驗、觀察和推理技能。
事實上,於 2016/17 學年度的訪問中,就有不少小學校長表示發展 STEM 一年後,已有很多幼稚園期望到校分享 STEM 推動經驗。當中的小學校長均表示,幼稚園的培育可著重啟發幼兒探索興趣,此舉能有效啟發幼兒採索能力。
香港幼小能否銜接 STEM?
經過多年發展,香港課程設計上十分緊扣。雖說小學與初中課程上,部分內容能校本設計,但實質仍因應最終迎接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HKDSE ),因此已在不知不覺間銜接。加上教師人才培訓也非一朝一夕能馬上改變,因此現階段較適合的做法是調整課程和人才,這也是大多數已開始發展 STEM 的學校模式。至於相關的詳細內容,可瀏覽教育城轄下的「 STEM EDUCATION 」網站的「參考資料和資源」, STEM 相關科目已列出相關文件。細閱內容,當中環境、食物、生物等範圍,均適合各校與 STEM 發展,而毋須單純著重重組裝機械的技術上。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不過,學前教育方面,由於一直未納入正式教育體制,因此也無從規範。要讓香港擁有競爭力,實有乃政府能及早將幼稚園納入教育體制內,讓學生有資源開拓多元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