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是運用區塊鏈技術運作,而要將交易製成區塊並插入區塊鏈裡的整個「掘礦」手續就是一項高度運算集中的工作,那自然會耗用一定能源。那到底掘虛擬貨幣的能源成本貴,還是掘真實礦物的能源成本貴?最新美國橡樹嶺科學及教育研究所就把這條數計算出來。
[row][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double_paragraph] [/row]
研究小組統計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間採掘四種主流加密貨幣 Bitcoin (比特幣)、 Ethereum (以太幣)、 Litecoin (萊特幣)和 Monero (門羅幣)所耗的平均能源。統計結果發現,為了產出 $1 美元價值,挖掘各種加密貨幣分別需要的能量如下(單位:兆焦耳):
Bitcoin | 17MJ |
Ethereum | 7MJ |
Litecoin | 7MJ |
Monero | 14MJ |
相對地,要挖掘價值 $1 美元實質礦物所耗用的能源則是:
鋁 | 122MJ |
銅 | 4MJ |
金 | 5MJ |
白金 | 7MJ |
稀土氧化物 | 9MJ |
從上表已經可以看出挖掘四種主流加密貨幣所需付的能源成本,已經高於挖掘銅、金、白金和稀土的平均所需。而且在同一項調查中還發現,在研究期內為了挖掘加密貨幣所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 CO2 ),達到 300 萬至 1,500 萬噸,他們指任何加密貨幣的碳足跡,取決於網絡的能源需求和產生貨幣的主要能源組合。
研究小組認為,隨著更多人加入採掘加密貨幣,成本將會進一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