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長大,父母有必要轉換角色,由領袖變為同行的伙伴,再由同行的伙伴,變為啦啦隊或者顧問。要角色轉換成功,父母需調節心態,學習放手。
1.當孩子鬧情緒
孩子的情緒腦袋杏仁核在年幼時已發展完備,負責應急,能夠挺身而戰或是逃離危險;與此同時,前額葉皮質,大腦警察,即大腦執行控制的中樞,負責控制衝動的區域發育尚未完成,所以情緒仍是擔當起主導的角色。
因此,不要把哭叫看得太重,因為孩子總會鬧情緒。
2. 當孩子未有進步
當父母覺得孩子的能力比同齡孩子落後時,當然可以請教醫生及專業人士,但切密揠苗助長,因為每個孩子受到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影響,每人的性格及獨有的智能都為他創造了優勢,但同時也在其他方面顯得較為笨拙。父母要相信生命有其規律,孩子早熟或遲熟都有其時間表,非父母可以完全控制,大器晚成不是比少年得志好嗎?
因此,不要把孩子看得太小,因為孩子尚有無窮的潛力。
3. 當孩子不聽話
由於父母望子成龍, 容易放大孩子的問題。如:飯餐吃得少,便恐怕營養不良,孩子不去洗澡,不刷牙,便擔心他養成壞習慣,影響健康。當孩子長大後,又有多少會出現營養不良,不洗澡,不刷牙的情況呢?
因此,不要把問題看得太大,因為父母多是杞人憂天。
4. 當孩子有錯不改
孩子比父母年幼二、三十年,他們具有更大的探索空間,犯錯的本錢,相對於父母,由於年紀日長,便變得不敢犯錯,所以亦投射在子女身上,不想他們犯錯。
因此,不要把生命看得太短,因為孩子的時間比我們多。
5. 當孩子遇上挫折
如果孩子在我們面前遭遇挫折,我們要為此感恩,此時此刻給予孩子關愛及憐憫,是雪中送炭,讓孩子感受愛惜,培養堅毅意志,更有能力爬起來,跌而不倒。
因此,不要怕孩子遭遇失敗,因為逆境是磨練意志及耐性的良方。
6. 當孩子一意孤行
光說道理孩子未必理會, 但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後果,或自身的經驗,孩子才會明白實際的因果關係。當父母催迫孩子起床,免得遲到,孩子大多不為所動,要真實地遲到一次,他們才看到因果關係。
因此,不應事事要孩子依從,因為孩子透過自主選擇,才懂承擔後果。放手,讓尊重代替關懷,讓孩子可以有更多綻放異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