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發展已有一段時間,全球教育變化隨此趨勢急速的轉變。當中有教學模式轉變,也有教育工具更新,多項元素互動下,教育行業也有重大變化。「學與教博覽2019」屹立十年,讓大家能在萬變中尋找目標。
「學與教博覽2019」踏入十周年,匯聚香港科技教育發展文化成果。最觸目的是能集合多國教育人士分享專業經驗,由最初的以英美為主,逐步走遍全球,從北歐至亞洲。今年有加拿大、愛沙尼亞、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台灣、英國、美國等各地教育工作者到場作主題講解和設置攤位。
芸集世界各地教育觀點
首日的主題博覽上,分別有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總司長王斯芸分享社會規劃面的「教育面向未來的學生」,愛沙尼亞教育與研究部秘書長Mart Laidmets以工作為題的「技能.未來新貨幣」。此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媒體藝術與科學副教授Cynthia Breazeal博士,就以「培育未來人才:富創意、同理心與道德的人工智能設計師」角度看科技教育體制。
設計思維裡有一個可視覺化的學習成果是專題式研習。會場中有很多方案,如飼養及進食麥皮蟲,從中可學習營養、生物循環等多
議題。還有,學界熟悉的氣墊船、FPV駕駛立體模型車等,由動手做成品,以及學習相關周邊物品,令學習內容及趣味提升。
細緻分類突顯設計思維應用
今年另一特色是場內有更多的研討會和工作坊,原因之一是STEM裡的運算思維與設計思維受教育界所關注,逐漸演變出更多深層次的教學及應用,同時也是今屆大會的重點。設計思維和運算思維確實有很多重?之處,在教育上持續發展後,將有利於學生日後於各行業應用。大會有新增六個論壇及展區,包括「香港設計中心 Unleash! 教育工作者論壇」、「教育領袖論壇Powered by Microsoft」和「MakerSpace」展區等。
AI潛入各層級
細心的瀏覽今屆博覽另有一個特點,無論是展覽攤位、工作坊等?大多會有AI相關的產品、服務等。最多的是運用AI結合視像辨識的各類型機械,其次有AI課程,當然也有AI相關的教學分享。
Unplug加視覺化學習
涉及AI大多是高小以上的教育產品,高小以下從身心和科學角度而言,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到Unplug及視覺化學習有更佳效果。於會場中,也有很多相關的產品。
十年成功推動師生晉級
以上介紹了各項今屆特色事項,但從十年回首角度去看,博覽裡最突出的主角,其中一項是師生的轉變,從參與者變身成參展者。最新一期《Times》時代人物由瑞典16歲學生Greta Thunberg獲得,教與學博覽的年度人物應是香港師生。博覽裡每一角均看到他們熱切的分享,有以科技、教育、環保、AI等各類型題目為題,而且成熟度逐漸提升至參展者等級。不少人說博覽裡沒有矚目的產品,但小記在會場中到處看到香港之星,一個地方要長期發展,正是由培育而起,香港的未來全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