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分體、再變形及合體,由單一用途變成多功能,將經常在卡通片出現的情節,實現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創新應用之設計元素,電動輪椅床就是因應以上元素所誕生的產品。
早前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中,有展覽商展出了將會在 2018 年推出市場的電動輪椅床,電動輪掎床是醫療顧理用品,同時擁有電動床和電動輪椅的二合一功能。
[row][double_paragraph]
![電動輪椅床實際上外形如同兩張單人床合併。](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02-710x533.jpg)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二合一的設計不單只是為了減少收納的空間,重要的是為了應付病人過床的實際需要。](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04-710x533.jpg)
[/double_paragraph] [/row]
對於一些需要長期臥床和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每次由床移動在輪椅上都要花上護理人員的大量體力協助搬動,過程中又會面對令病人受傷的危險。為解決以上問題,過往醫院做法是把整張床移動來進行運送病人,但根本未能解決動用大量勞動力的問題。
把床分體再變形
[row][double_paragraph]
![Step 1:電動輪椅床就是可以把床身分成一半,病人只需在床上移往能進行分體的一邊,在控制器上按下「分離」按扭。](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05-710x533.jpg)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Step 2:床就會左右分成兩個部分。](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06-710x533.jpg)
[/double_paragraph] [/row]
[row][third_paragraph]
![Step 3:護理員只要提起分體部分的手柄後,就可以容成把電動床和輪椅床分離。](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07-710x533.jpg)
[/third_paragraph][third_paragraph]
![Step 4:按下「輪椅」按鈕,分體組件就會變成輪椅,此時就能方便護理人員移動病人。](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09-710x533.jpg)
[/third_paragraph][third_paragraph]
![變形後完成圖](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10-e1501571686366-320x427.jpg)
[/third_paragraph][/row]
實用升降功能
電動輪椅床本身已集齊基本電動床的功能,利用控制器上的「升」、「降」按鈕,就可以改變電動床的高度,方便醫生或護理人員替病人進行檢查和護理。
[row][double_paragraph]
![透過控制器上的背椅角 度「增加」、「減少」按 鈕來調節背板的角度,最 高可以調節70度,方便病 人坐起來進行進食。](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12-710x533.jpg)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電動輪椅床加入腳部屈 曲按鈕,就是可以調節床尾 中部升高的屈曲度,能夠讓 臥床在坐立時改變小腿姿 勢,令病人坐得更舒適,是 一項貼心照顧的設計。](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13-320x240.jpg)
[/double_paragraph] [/row]
發揮 STEM 助人精神
研究科學結合科技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改善生活,令生活變得更方便,電動輛輪椅床就是由電動睡床變身成電動全自動調節輛椅,研發的動機就是為長期臥床的病人服務,配合護理人員的需要,減低他們的體力勞動,可以輕鬆移動輪椅增強活動能力。
![護理人員不需要獨自抬起受護者,就能簡單、平穩的幫助受護者移動,護理人員和受護者同時受惠。](https://cdn.pcmarket.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03-710x533.jpg)
STEM 教育的學習模式就是要給予平台,讓同學們對身邊事利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多觀察、配合新科技技術來啟發思考、運用不同的工程方式逐步聯想、聯同數學解難的技巧動手試,為有需要特別照顧的人多想一步結合助人改善生活的元素,最終令學習變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