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各界關注的年度財政預算案上月出爐,一如往年,當中有得亦有失,畢竟一分報告很難照顧所有界別的人。財政預算案其中一個重點,在於將 700 萬元以下自用物業的最高按揭成數,由最高的七成,畫一下調到六成。外界大都認同計畫打亂了不少置業人士的上車步伐,不過牽一髮動全身,在這個環環緊扣的社會,受影響的其實也包括本地零售業。
筆者小店做的是電子產品零售生意,當中以電子遊戲機為主。今時今日,除了電視機、雪櫃等這些日常例牌用來「看門口」的電器,不少人都會購買一部電子遊戲機。畢竟來到這個世代,電子遊戲機已經不止是一部遊戲機,它幾乎成了一個家庭的多媒體娛樂中心。可是,因為政府下調了物業的最高按揭成數,不少人暫時擱置了上車的計畫。少了人上車,自然對電器的需求也大大減少,間接亦會影響到零售業,這是一個連鎖的骨牌效應,整體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預算案一出,坊間立即有反應,有顧客甚至表示,有業主因為政策而加租,他因此打算大屋搬細屋,原本添購遊戲機的計畫也要擱置,所以實在不能說沒有影響。
財政司司長常常強調不干預整個制度,保持自由開放的市場,但其實這個想法幾乎沒有可能。政府每次下任何一個決定,都必須想到之後很多步的後果,對整體的影響有多大,有多嚴重。財爺口口聲聲說,這個政策是為了防止潛在的金融風暴危機,但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常常要擔心甚麼、保障甚麼,過分保護可能只會有反效果。像我們做生意,有時也要有虧本的打算,難道就因此而不開門做生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