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 2015 年,雖然只過了一個星期,但讓人不開心的消息卻一件接一件,我們熟悉或不認識的人,都離我們而去。除了人之外,還有熟悉的事,台北市內曾經是新一代電腦賣場的 NOVA 廣場,1 月 1 日也已經結束營業,這個編者過去每次到台北都要一遊的電腦商場地標,曾經一度令 DIY 橋頭堡「光華商場」要轉型救亡,但最終不敵黃金地段租金升幅而要退場。
位於台北車站對面,新光三越百貨店隔鄰的 NOVA 廣場,是台北最旺的地方,也是小編愛到 NOVA 的原因,因為每次要到光華商場(指舊的),地方細,而且還要專誠坐捷運過去,怎也不及有數層樓高,光猛陳設又整齊的 NOVA 來得方便。有一段時間,NOVA 的生意好,台北車站附近也有好幾個大型的電腦賣場開業,印像中有太平洋 T-Zone 和 T.T.Station,其中又以太平洋 T-Zone 搞得有聲有色,因為老闆本來是從事電腦相關的電纜電線等業務,可惜 T-Zone 位置比較徧離新光三越附近的補習街,而且商場開業之後也少做特式的商場推廣,T-Zone 和 T.T.Station 經營了一段時間後,也如一般的地產項目轉營成普通商場。
NOVA 經營之道
過去《PCM》曾經辦過幾次讀者旅行團,其中一次台北之旅,就有拜訪 NOVA 資訊廣場,還得到董事長鍾瓊亮親自招待,分享 NOVA 的經營理念。NOVA 的電腦賣場, 除了售賣 DIY 的電腦組件外,也引入大量品牌電腦設立展銷店,令客源不再單一是 DIY 玩家。除零售店外,也有電腦維修,送貨到戶和信用卡分期,用戶購買的電腦,就算是品牌的筆記簿電腦,有問題就可以拿到 NOVA 去檢查,確定需要維修,便會集件代送到品牌的維修中心。另外商場也預留地方,舉辦講座或試用活動等,商場內也有無線上網和舊電腦回收點,在商場層面已做到「客服」這一點,在當時無論是台灣還是香港,已經是相當新的概念。
記得那時和 NOVA 交流,當得悉《PCM》是在電腦商場免費派發起家的電腦周刊,鍾瓊亮對此相當有興趣,認為可以引入到 NOVA 之內,作為商戶的宣傳刊物,不久後《NOVA 情報誌》也就誕生了。至今《NOVA 情報誌》仍有出版,而且更有電子書版免費訂閱,而 NOVA 資訊廣場在台灣也有七家店,雖然台北站前店經營了 18 年,最後要走上關門之路,但新建的光華商場,絕對可以補足台北電腦零售的需求。
網購電腦產品
NOVA 站前店退業,成為了不少港、台電腦玩家的集體回憶,始終電腦零售的利潤低,加上電腦產品需求因為智能手機普及而式微,站前店無法支持一線消費區的租金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近年台灣冒升得最快的數碼產品銷售方式,是 PC Home 線上購物,價格便宜之餘,還可做到 24 小時到貨,台北市甚至試行 6 小時到貨。除電腦外,連食品、生活家電、書店等都有提供,確實是吸引不常到電腦商場的消費者,又或者可以省下逛商場的時間。今日的消費者,消費方式和習慣已經改變,正如睇電視,新的觀眾也不一定要坐在電視前睇定一個台。相信這種新的網上消費模式,遲早都吹到香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