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網購,早前「雙 11」前夕,《PCM》編輯們收到比往常多幾倍的電郵,多出來的內容,好多都是商戶提供的「雙 11」網購優惠,除了內地來港插旗的網購網站有大打「雙 11」 優惠推廣外,就連不少本地購物網,以至台灣、日本的網購網站,也以「雙 11」做主題促銷,一下子「雙 11」竟由淘寶搞出來的促銷借口,變成亞洲版的 Cyber Monday。
今年,「雙 11」帶動的生意商機,單計中國內地, 「雙 11」正日當日,就有 1,800 億人民幣,未計之後購買的 金額,也未計海外以「雙 11」作招徠的銷售。這個數字,是 由中國商務部公佈的,這也是官方首次公布「雙 11」的全大 陸網購金額,可見「雙 11」已經不再是淘寶的事,而是「國家」的事了。
中國最多日本最少
在這 1,800 億人民幣中,大家都會光顧的「天貓」最強,佔上 1,207 億,比去年 912 億多出 32.3%, 不過產生出來的物流貨量也大得 驚人,達到 6.57 億張訂單。如果你也 有在這些日子或前後到中國網站購 物,等耐一點收到貨已叫好彩,更煩 的還有錯單和漏單也絕不為奇。
事實上,中國網購成風,但 電腦卻不是人人有,據 GlobalWeb Index 的報導,以過去一個月計,超過 80% 以上的上網人士,都有使用網上購物,而有約 75% 的中國網購買家,只是透過手機進行交易。相比先進國家日本,雖然整體網購比例也有近 80%, 但用手機購物卻只有 20% 左右,比例是亞洲區最低。香港人算是最少用網購的,大約只有 60%,而用手機網購就有約 40%。如果說發展網購的潛力,香港可能比中國還有空間。
港人網購仍有空間
當然,香港人網購,有不少都用上了淘寶或者 Amazon 等外地網購服務,本地提供的網購,吸引力其實一般,因為 貨品的選擇和價格,基本上和市面上零售差不多,用上網 購,最大好處只是方便,或者平常沒有時間外出購物,購買的都是日常生活產品。一些較貴或較大型的消費品,還是傳 統零售渠道為主。
近年,香港的零售業吹淡風,內地人來港購物減少, 本地消費者購物意慾,也有好大的改變,香港人的網購比例數字不算高,但從網上得到消費資訊從而消費的,卻相當的多。因此,不少品牌都改 變了傳統的銷售宣傳模式,不再單向賣廣告,而是利用優惠資訊,例如限定發售或開倉價等方式促銷,往往有意想不到效果,顧客購物變成有特定目標。傳統放假逛商場的日子,似乎已經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