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峯博士 Dr. Joseph Leung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行業超過 30 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 3450 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email : mail@joseph.hk

街市電子支付化 迎難而上

在眾多生活環節中,消費是無可避免,而現金例如紙幣及硬幣,每天都在7百萬人之間流動,當中並沒有任何清㓗程序,因而極可能藏污納垢,佈滿細菌。街市是另一個經常使用現金的場地,是否能實行電子支付?

全球智慧城市指數的啟示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IMD )近日公布 2020 全球智慧城市指數( Smart City Index ),在全球 109 個城市中,新加坡再次居首、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第 2 ,瑞士大城蘇黎世則排名第 3 ,台灣首都台北排名第 8 ,比去年下滑一名,而香港儘管比去年上升 5 位,但仍只能排名 32 。

新加坡全面推動 HealthTech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盡顯各地政府的管治能力,曾經被西方視為抗疫模範的新加坡亦不能倖免,累計確診 57,022 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其中 56,267 人已痊癒, 27 人死亡,從確診數字而言,儘管是亞洲之冠,但值得慶幸是其死亡率非常低,特別跟香港比較,確診人數低但死亡率高。

樂齡科技 與智慧城市發展密不可分

面對年紀老化,對任何一個政府都是一個難題,團結香港基金早於2017年已經進行全面探索,並發表了首份「樂齡概況報告」,提倡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港人無論從年輕、中年、老年不同階段都應注重保健,才能減低醫療資源,人們擁有健康才能夠持續生產力,提升整個地方的競爭力。團結香港基金建議,以科技成就「樂齡城市」,致力投資研發生物科技,以延遲人口衰老,將有利民生福祉。

5G 用途無遠弗屆

隨著更多 5G 智能手機面世,意味著大家逐漸進入 5G 年代,將會有更多機會去體驗第五代流動通訊的威力,包括衣食住行,就以醫療為例,近年醫療科技大量走進臨床、居家與照護領域,讓原本只停留在電子化與行動化的智慧醫療應用,因為超低延遲( Low Latency )的 5G 技術、人工智慧( AI )影像辨識、虛擬實境( VR )模擬開刀、物聯網醫療器材等科技突破邁出一大步,將會帶領人類到另一個新領域。

以科技去解決精神健康問題

早前港大於 2 月至 7 月以電話問卷訪問逾 1.1 萬人,發現在持續的疫情及社會事件影響下,分別有近 74% 及 41% 受訪者出現中至高度抑鬱或創傷後壓力症狀, 36.4% 人更同時出現兩種症狀。幸好近年科技進步,有更多研究專注使用科技去治療精神健康。

AI應用 無遠弗屆

隨著消費者的行為不斷在不同智能裝置間移轉,讓企業的營銷之路充滿更多挑戰與不確定性,幸好近年AI(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不僅展現在機器人、物聯網、無人車等,更能夠與營銷產業息息相關,例如相信大家瀏覽臉書時,當中的客戶服務背後都是聊天機器人(Chatbot)的功能之一,亦是近年常見的AI應用實例之一。

當香港的競爭力每況愈下時

常言道︰「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正好形容近年傷痕纍纍的香港,近日連引以為傲的國際競爭力都失守了,早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 IMD ) 公佈 2020 世界競爭力報告,香港由去年的第 3 位下跌至第 5 位;相反,曾經被譽為宿敵的新加坡蟬聯榜首。

科技協助人類面對新常態

新冠狀病毒疫情雖然仍是揮之不去,但面對沉重的經濟衝擊,各國政府都需要盡快將社會回復到正常狀況,特別是經濟發展;然而,要做得到絕對是知易行難,皆因不論各行各業,以至個人,都已經因為疫情而受到影響而作出改變,近日大家都稱之為「新常態」。

疫情加速 「宅經濟」發展

疫情期間,大家都不願外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已經作出改變;雖然足不出戶,仍然要促進經濟發展,例如民眾的消費、娛樂活動移往家中,帶動了居家健身、線上學習、自煮家 電等的宅經濟商機,稱為「宅經濟 Work from Home Economy 」,但此詞非源自疫情。

最新文章

傳 iPhone 17 新增雙鏡頭同時錄影・Android 用家 : 早已經有了

根據早前 Front Page Tech 上載有關 iOS 19 相關功能的影片,當中提到 iPhone 17 及 iPhone 17 Pro 系列或會加入前後雙鏡頭同時錄影,對於會使用手機拍片的朋友會是相當實用的功能。